通讯员:向芳彬 刘雯 周源
除夕夜,寒风若刀,湘江铁路特大桥孤零零挂在江面上,一列火车呼啸而来。
娄底工务段桥隧工刘新伏,他举灯、转体、注目、转身,目送旅客“飞越”湘江,奔向家的方向。稍缓,他抬眼望向远处,凝视万家灯火,走回15平米的看守房……
时钟指向12点,“桥上有2188根枕木,26300颗螺栓,每2小时要进行一次巡视,每次需要80分钟。” 刘新伏缓慢地在桥上行走。
“春节假期气温湿冷,钢轨易热胀冷缩,需重点检查。”他走到标记处趴在钢轨上仔细观察。
大桥周围的环境也要盯控。大型船只过桥,防止它偏航撞上桥墩,要定时观测汇报大桥水位,一到警戒线就要立即汇报……
这座陪伴他24载的大桥,既是他的工作之所在,也是他的家人。从外婆到父亲再到他,与这座大桥的缘分,已历经了86年整整3代人,深深地融入了他的家族血脉中。
1936年,刘新伏的外婆郭仁定在湘江铁路桥修建时期,就在桥边五里堆开了一家饭馆,生意十分红火,外婆义务担土等参与大桥修建,外婆曾告诉他:“建这座桥的工人们可是吃尽了苦头。因为抗日战争,停了好些年。”
1954年3月21日,在战火中修了又拆,拆了又修的湘潭铁路桥终于通车,“火车来了!湘潭铁路特大桥通火车了!从此,湘黔铁路与贵昆、黔桂、川黔、枝柳大动脉紧密相连,四通八达!”刘新伏的外婆兴奋不已,令她高兴的还有,她在建桥职工中相中的女婿刘泽正,在湘江铁路大桥通车后,主动留了下来,承担大桥的维护工作,继续与大桥为伴。
“父亲对大桥比对我还好。”刘新伏回忆童年时,有一次因自己顽皮,把工区运送工具材料的三轮小推车弄坏了,父亲当即给了他一巴掌,这让他终身难忘。父亲刘泽正48年里,精心“呵护”大桥,直至1996年退休。
1998年,子承父业,刘新伏加入到了湘潭湘江铁路特大桥的守护队伍里,每天守护125趟图定客货列车通过,确保近60万的旅客安全。
“大桥,既是孩子,需要精心呵护,也是家人,24年来与我朝夕相伴,更像是父辈,影响着我的一生。” 刘新伏说道。
此时,万家灯火通明,天空烟花绽放。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