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曹慧 曹显国
大美江湖·天下岳阳——新闻媒体岳阳行”集中采风采访活动,2025年5月13日,来自中央、省、市等各级新闻媒体的110余名记者齐聚岳阳楼景区、君山岛景区、洞庭湖博物馆、岳阳市江豚湾(国家4A级旅游景区)、岳州关、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多角度领略岳阳的“文化味”“生态风”“国际范”。 洞庭湖博物馆 洞庭湖博物馆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濠河畔,紧邻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总建筑面积5.08万平方米,是以洞庭湖人文历史、生态保护、发展规划为主题的综合性展馆,集科普教育、文化展示、旅游体验于一体,成为展示洞庭湖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窗口。
展厅位于洞庭湖博物馆一层南侧,由洞庭天下水、街远山吞长江、天然乐园三部分组成。
洞庭天下水:讲述洞庭湖地质变迁,通过展品展示、沉浸式复原景观、多媒体影片等多元方式展现洞庭湖在地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
衔远山吞长江:展示洞庭湖水的历史变化,包括南纳四水、北吞长江、湖长湖消等章节,全面展现洞庭湖水系特点,展示洞庭湖在历史上面积和水位的涨落变化,实时追踪洞庭湖当前的影像,讲述洞庭水的变化。
天然乐园:展示洞庭湖重要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展现洞庭湖对整个地区生态的巨大贡献。其中以中心巨型湿地、林地复原景观,展现沙鸥翔集、虎啸猿啼的胜境,通过展品展示、互动游戏、图文讲解等形式,展现洞庭湖动植物特色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深入思考洞庭湖与我们的关系,审视洞庭湖自然生态的重大意义。
君山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君山岛地处岳阳市区西南方的洞庭湖中,水程约12公里。景区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特色物产。这里古迹遗址遍布,有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等,还承载着众多动人传说,如二妃寻夫、柳毅传书,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绝唱更是增添了文化底蕴。
历史人文古迹:君山岛拥有众多历史人文古迹,如"江南第一祠"湘妃祠、庄严肃穆的二妃墓、与传说相关的柳毅井和传书亭,还有飞来钟、龙涎井等。
自然生态景观:君山岛自然生态景观迷人,植被繁茂,有多种珍稀树木。漫山遍野的斑竹,其斑点如泪痕般凄美。登上高处,浩渺的洞庭湖尽收眼底,水天相接,日出时"银盘托日"的景观更是美不胜收。
特色体验景观:君山岛的特色体验景观丰富多样,作为"洞庭茶岛",可体验茶叶采摘与制作,品尝君山银针。爱情园充满浪漫元素,有爱心雕塑、情侣打卡点等,同心湖景色优美,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游玩体验,增添了许多乐趣与回忆。
岳阳市江豚湾(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岳阳市江豚湾景区位于湖南岳阳市君山区芦苇总场七弓岭河段,总面积约107公顷,是国家4A级景区。
江豚栖息地:原华龙码头经生态修复,成为长江江豚核心观测点,可近距离观测"江豚戏水"。
湿地景观:万亩芦苇荡与越冬候鸟构成长江最美滨江湿地,被誉为"生态画廊"。
"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2021年建成,建筑面积9587 m ,以多媒体、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展示长江大保护成果、生态治理实践及湖湘文化。定位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及青少年研学平台。
景明低碳科普馆:湖南首家低碳主题馆,普及绿色生活理念与实践案例。从序厅、低碳知识、低碳生活和低碳实践四个篇章,讲述我们生活中的小习惯大成效,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争当新时代的"低碳达人"。
岳州关
岳州关,俗称城陵矶海关,是清政府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个自开口岸,是岳阳及湖湘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座关房及附属建筑完工,现仅存上馆(邦办公馆),即上洋关。2013年岳州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入选第五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地理位置:岳州关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城陵矶客运码头东侧的山丘之巅,坐东朝西,扼守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可俯瞰三江口航道,曾是监管船舶往来的战略要地。
建筑特色:关房外形为两层券廊西式建筑。砖、木、石混合结构,占地面积415平方米。一二层地板均为木质构架,设有架空层。大门前建有石台阶。一至二楼有木质楼梯相连。两层回廊均为西式券门配以砖砌方柱。左右两边房中有壁炉通屋顶专用烟囱。门窗高大,大量使用玻璃。木屋架用材硕大,屋面类似中国的四坡顶,但屋面陡峻,西洋风格浓烈。
岳阳楼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期,前身为三国时的鲁肃阅军楼,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以"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享誉千年,集建筑美学、文学底蕴与湖湘文化于一体。
历史底蕴: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因范仲淹《岳阳楼记》闻名天下,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中华文化中"忧乐精神"的象征。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保留"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的独特风格,楼顶仿三国军盔造型,为中国最大盔顶古建筑。
五朝楼观:以青铜微缩工艺展现唐、宋、元、明、清五代岳阳楼的建筑演变,其中宋代楼型为《岳阳楼记》所描述的形制,元代楼型占地面积最大,清代楼最接近现存建筑
双公祠:纪念滕子京与范仲淹,展厅陈列岳阳楼历代诗文、建筑沿革,以及两位先贤的生平事迹,门楣对联"一湖一楼一记浮乾坤控南北叙乐忧"概括其历史地位。
主楼精华:一楼藏清代书法家张照手书《岳阳楼记》雕屏,二楼有毛主席改写杜甫《登岳阳楼》的狂草墨宝,三楼"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对联传为李白所题,尽显洞庭壮阔。 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
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北起鱼巷子,南至吕仙观,东接先锋路,西临洞庭湖,是集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市井商业、滨水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湘北地域特色和清末民初风情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2022年8月与岳阳楼景区共同组建的岳阳楼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2023年11月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历史建筑与街巷肌理:现存宋代慈氏塔(国家级文保单位)、59处历史建筑及30处传统风貌建筑,13条街巷保留明清商贸格局,以南正街(商贸文化)、街河口(渔市文化)为代表,
建筑文化:街区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历史建筑59处,传统风貌建筑30处,传统街巷13条,工业遗存多处,汇聚了以南正街为代表的商贸文化,以街河口为代表的渔市文化。
宗教文化:慈氏塔(佛教)、吕仙观(道教)、基督教堂(西方宗教)共处一街,展现岳阳文化包容性。
沉浸体验:夜间推出《今上岳阳楼》沉浸剧场,联动范仲淹、滕子京等历史人物剧情,虚实交织演绎"忧乐精神"。春节千灯祈福、潮玩市集等主题活动,吸引年轻群体打卡,老街与新潮碰撞出独特吸引力。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