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彬
“手持探头在机车轮对踏面上扫查,眼睛紧紧盯着仪器显示屏上的波形变化”。5月19日9时,株洲机务段株洲检修车间49岁的探伤技师张智正对机车轮对进行探伤检查。
机车上线日夜奔波与钢轨剧烈碰撞,轮对难免有磨耗和伤损。因此,机车每跑一定公里数,就需要对轮对作一次全面探伤。
按照探伤作业标准,张智要在1.1米深的地沟里反复进出4次。头顶是机车底部各种突出的零部件,只能矮着身子走行140米,1个半小时完成6个大轮对的探伤,每个车轮周长近4米,他需要手持超声波探头在轮对踏面上进行无死角扫查。给轮对踏面涂抹耦合剂、手持探头来回扫查、眼睛观察超声波显示屏……在一辆和谐型电力机车转向架下面,一天要重复近千次相同的动作。
与机车探伤事业结缘29年,张智深知探伤是一门精细活,给机车轮毂、轮轴、车钩这些冷冰冰的钢铁件儿“问诊把脉”,关乎机车质量安全,容不得一丝马虎。10年来,他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时刻将“责任”二字铭记心间,总结出“眼观耳听、重复慢行”探伤八字口诀,并严格落实在作业过程中,实现了探伤合格率100%,大家亲切地称其为张“神探”。
“怎么才能做好探伤工作。”刚来探伤组不久的大学生王梓颀边仔细翻看探伤笔记边向张智请教道。
“机车探伤工作是个精细活,容不得半点马虎,细如发丝的裂痕有时候需要反复在一个地方探伤四五次才能确认。长时间弯着腰、蜷着腿、举着仪器,对肩膀、手腕、腰椎和颈椎都是很大的考验。这背后,除了要细心,更多的是耐心和坚持。”张智耐心解答。
10年来,张智积攒下数沓厚厚的探伤笔记以及上百个探伤典型案例,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一批批年轻职工。
探伤组入路时间较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所匮乏的新职工较多。面对这种情况,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采用自学和集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学习计划和考试计划,现场讲解部件受力情况、应力集中区等,帮助青年职工补齐业务短板、提高探伤技能。在他的指导下,青工陈雷、李庆分别在今年车间、段技能竞赛探伤工种中取得好成绩。
从事探伤工作的29年里,张智从没有过漏检纪录。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