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许彬
在株洲机务段,51岁的探伤技师张智以长达31年的坚守和“毫厘必究”的工匠精神,默默守护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命脉。他不仅创造了连续10年探伤作业零漏检的纪录,更以其自创的“五步探伤法”悉心指导青年职工,为他们的成长铺就坚实道路。今年夏天,这份对专业的执着与匠心,在家庭中结出了丰硕果实,他的女儿张婧瑜以总分670分、株洲市历史类第一、全省排名第12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份不依赖校外补习的亮眼成绩单,正是父亲言传身教精神力量的最佳注脚。
张智的工作日志里,四沓厚厚的探伤笔记和精心记录的108个典型案例,详尽保存着从HXD1C到DF4型机车的检测参数与经验。这种毫无保留的知识共享态度,深深影响了张婧瑜的学习方式。她巧妙地将父亲工作中的“五步探伤法”精髓,迁移创新为学习上的“三阶复习法”:先系统构建知识框架,再精准攻克薄弱环节,最后利用错题本进行周期性自查与巩固。如同父亲在严寒酷暑中凭借毫米级的精度确保机车安全运行,张婧瑜在知识的海洋里,也以同样的严谨态度,一丝不苟地捕捉并攻克每一个潜在的易错点。
“父亲用31年守护火车头的安全,我要用一生去守护经济领域的‘质量安全’。”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张婧瑜的感言质朴而深刻,道出了两代人对专业精神与责任担当的无声传承。
如今,当张智依然在检修库里一丝不苟地重复着标准作业动作时,这位18岁的北大新生,已怀揣着父亲所赋予的“毫厘必究”精神内核,踏上了学术探索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崭新征程。
(编辑:胡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