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段青雄 杨微
近日,根据《邵阳分公司高速公路桥下空间等路域环境治理及旅游标志专项清理工作方案》,新邵路产大队按照“三步走”彻底清除邵坪全线所有占用桥下空间修建的违法构筑物,集中销号,消除安全隐患,顺利完成路域环境整治任务。
宣讲+走访,多方合力打通“隔心墙”。拆违首先就是拆除“心墙”、改变观念。在前期摸排中,由新邵路产大队和新邵路政中队组成的拆违联合行动组做足了“功课”,积极进村入户进行走访,与沿线居民耐心沟通。通过政策宣讲和多次走访,本次拆除行动最终得到了当事人和村委的理解支持。
干部带头,吹响“拆违”冲锋号。在机械和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新邵路产大队大队长王通红勇当“排头兵”,挥舞铁锤、冲锋在前。仅11月12日至14日,拆违联合行动组就出动人员36人、车辆6台次,拆除邵坪高速K17+384大富坪高架桥、K18+636洞里村大桥、DK0+186坪上互通匝道桥、K12+700檀木高架桥、K10+320伍家垅分离式立交桥6处桥下违法构筑物,累计拆除混凝土近80方。
持续推进,还高速桥下一片“净土”。新浦中桥和迪光亭大桥两处桥下违法构筑物,由于拆除工程量太大和村民集资修建等原因,给拆违行动造成巨大阻力。为啃下“硬骨头”,拆违行动组积极协调争取新邵县交通局和坪上镇政府支持,将继续跟进、直至完全拆除。
通过此次行动,给高速沿线居民上了一堂活生生法制宣传课,宣传了《公路法》、《公路安保条例》、《湖南省高速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爱路护桥意识,避免违法侵占现象的发生。下一步,还将加强与高速沿线当地村委、乡政府、交通执法等部门的联系,为建立联合治理体系和桥下空间长效管理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贺德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