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长沙铜官港:一江碧波入洞庭 千年古港焕“新生”

2022-10-24 12:47:39 来源:人民交通 字体:

——铜官港助力望城内河临港经济初具规模

通讯员:王 亮 胡信松 曾拥璇

奔腾浪花昼夜不息,镌刻下千年铜官的轮廓与印记;远洋货船踏浪而来,见证着湖南大港的壮大和兴盛……作为湖南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综合货运的集散地,以及长沙港两大核心港区之一,金秋的铜官港,各种件杂货鳞次栉比,进出港汽卡车水马龙,岸吊起落一片繁忙。

铜官港,地处长沙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随着项目建设不断延链补链,各种适港产业因港而来、因港而兴“,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逐渐显现。这里,正成为内河临港经济创新驱动、“一江两翼”跨江发展及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聚集地。

回望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壮阔征程,铜官港是如何走上发展内河临港驱动创新之路,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勇立潮头”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我们思考与总结。

潮起潮落 焕发今朝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这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出蜀,逆湘水、去耒阳途中描绘的铜官码头繁忙景象。铜官窑最早烧制出釉下彩瓷,首开陶瓷装饰文化艺术先河,利用湘江的水运通道,“由湘江到洞庭、顺长江而下、经扬州出海,转运南北,港通天下”。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古老的铜官内河临港经济盛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直到1998 年,德 国 打 捞 公 司 发现并打捞了一艘装载着中国货物的唐代阿拉伯商船——“黑石号”。“黑石号”满载的金、银、瓷器中,67000 余件 瓷 器 中 有 多 达 56500 件 来 自 长 沙铜官窑,约占总瓷器数量的 85%,铜官码头古老的外向型临港陶瓷产业历经千年沉浮重回世人视野。

时间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着历史的进程。

2016 年,湖南省湘水集团有限公司与望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湖南港航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铜官港,望城区政府给予建设和运营政策支持,长沙港的总体规划中铜官港区岸线5.34公里、深水泊位 42 个,年通过能力超过 5600 万吨。

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特意提到了千年沉船“黑石号”,讲述了海上古丝绸之路上各国交往的绚烂历史,铜官港再次映入世人眼帘。


满载长沙铜官窑瓷器的“黑石号”沉船

2022 年,这个 6 年前还在韬光韫玉规划蓝图上的铜官港区,如今已成为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 400 万吨,常年船舶通行达 2000 吨级的货运大港。6 年来,港航公司累计完成项目投资 6.64 亿元,建设完成铜官港区一期、二期和物流园一期工程,包括 2 个2000吨级兼顾 3000吨级件杂货泊位、2 个 3000 吨级兼顾 5000 吨级通用泊位,以及占地 400 亩的综合水运物流园的配套用房和部分仓储加工区域,铜官港及水运物流园已初具规模。回顾巨变,在于开放发展释放了“江”的潜力。

江不再是阻隔,而是成了后发优势。6 年来,港航公司向水图强,发挥铜官港水陆相邻、优良深水港的特有优势。随着日渐完善的水、公、铁多式联运交通体系,铜官港向长江经济带及内陆通道的“最后一公里”逐渐畅通。

望城区作为长沙市区县中唯一拥有一江两岸港口岸线资源的行政区域,所具备发展临港经济的区域优势得天独厚。现在,水路至洞庭湖、长江的水运货物从铜官港下河,无需过长沙综合枢纽船闸,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物流成本;铁路可接入华电长沙电厂铁路专用线,外延至长沙北站;城市主干线路网由湘江大道、芙蓉路可直达港区,许广高速铜官互通经 7公里城市主干道与港区实现无缝衔接。笔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长沙至长江干流的 3000 吨级Ⅰ级航道(水深 4.5 米)正全面推进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在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规划的长沙市北横线(铜靖大桥)与铜官港相邻,可将望城、浏阳和宁乡等多个千亿年产值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铜官港的辐射范围和经济腹地。

交通便捷,使襟江带湖的铜官港更好成为经济的“增长极 ”与“动力源”。无论是唐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如今四方辐辏的深水良港,都彰显出铜官港参与三湘大地外向开放型经济的潜在优势和内生动力。


铜官港区位图

联动发展 港园共兴

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补偏救弊到蝶变新生,一串数字,见证了铜官港以港兴 园、港产园融合的坚实脚步。

——铜官港自 2019 年开港到 2021 年底,年吞吐量年均增幅 60%以上。其中,2020 年132 万吨,开港仅两年就步入内河百万吨级港口行列。今年,截至 9 月已达 134.69 万吨,同比增加 7.4%,在长沙港片区各港口吞吐量萎缩下滑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8 月吞吐量21.69 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2021 年铜官工业园完成规模工业产值 180.9 亿 元 ,同 比 增 长 22.8%,税 收 6.66 亿元,同比增长 42%。


国家级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全景鸟瞰图

数字的背后,是其不懈努力:按照“强龙头、聚集群、补链条”的思路,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利用铜官港的水运物流优势,“筑巢引凤”吸引多家适港企业落户,推动形成“前港后园、前港后产、前港后厂”的“一前三后”发展模式,融合放大磁吸效应,逐步形成通江达海、协同联动的创新内河临港经济生态圈层,港口、产业、园区等多个功能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充分显示出“港产园一体化”发展规律。

物流通天下,产业链全球。作为长沙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引领区,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如今已聚集了一批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如永杉锂业、五矿金驰能源和湘江关西涂料等,500 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值得一提的是,因铜官港聚集的临港产业企业——永杉锂业的入驻,将全面提升湖南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竞争力,推动锂盐—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池的全产业链闭环正式形成。“现在,我公司重要的 原 辅 料 矿 石 是 产 自 巴西、澳大利亚,通过海轮经江苏的港口中转利用水路运输到铜官港上岸,相比较其他运输方式仅转运成本一项每吨就能节约超过 100 元。正是因为铜官港为咱这样有水路运输需求的企业提供了大运量、低成本的运输服务,才吸引我们选址在这里。”湖南永杉锂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永杉锂业厂区航拍

在望城临港经济生态圈层中,像永杉锂业这样依托港口引进的龙头企业带动其他小微企业活力迸发的集群之势日趋显现。

同时,中南地区软硬件设施最先进的石化仓储基地——和顺石油铜官交易中心已于今年 7 月在铜官工业园正式投运,加上已落户的华中地区最大成品油库、中石油西北销售长沙分公司长沙油库,湖南中石油昆仑天然气输配有限公司所属长—常天然气管道途径园区,澄海燃气(液化气)项目即将建成,铜官工业园的湖南能源供应基地已初具规模。

正是有了港口的依托“,临港产业”发展也蹄疾步稳,助力铜官工业园引进杉杉股份、东方雨虹、益海嘉里等项目总投资约 61.5 亿 元 。 这 三家临港产业投产达效后将增大港口水运吞吐量,其中益海嘉里 86万 吨/年 、永 杉 锂 业 80 万吨/年、东方雨虹 30 万吨/年等等,临港产业年度总产值可达 182.2亿元、增加年税收 5.28亿元,水运物流能力和规模的增强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占地 362 亩,总投资 30 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 60 亿元,年纳税额约 4 亿元以上,带动就业 300 人以上。在铜官工业园,类似这样的临港企业还有东方雨虹和益海嘉里可为当地带动就业超过 1000 人。


东方雨虹厂区航拍

随着“朋友圈”越来越大,临港产业培育也从“点上开花”变成“串珠成链”。目前铜官工业园已聚集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建材、粮油等多个已成规模的临港产业,临港产业集聚壮大正在不断增强。当然,企业自信谋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2022年4月,铜官港内的装卸车辆排起长队,4台门座式起重机、1台龙门式起重机同步进行件杂货作业。

2022年7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研究部署湘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发展时强调,要将铜官港区打造成铁公水联运综合港、湘江中上游货运集散枢纽,发挥保税物流中心、铁路港、公路港等平台优势和国际集装箱航线、中欧班列等通道优势,拓展综合保税、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功能,进一步明确了铜官港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022年 9月 7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一行到铜官港调研时强调,要加强港口规划与产业发展衔接,发挥协同效应,不断提升港口运输、仓储物流等服务能力,加快打造铁公水联运综合港、湘江中上游货运集散枢纽,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持续放大长沙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大风泱泱 ,大潮滂 滂 。激活发展的后劲,既有做优 做 强 产 业 链 的“ 硬 要求”,也有解放思想的“软指标”。如今,本着“政企互动、市场运作、互惠共赢”的原则,铜官港正全力推进新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建设,加快形成更多开放成果,全面创新打造望城铜官临港经济示范区,更好融入“强省会”发展格局。

“双碳”底色 勇立潮头

涓涓不止江河生。港口兴,贸易旺,生态不能忘!

港口散货作业工艺中,因运输、堆 存 等 造 成 粉 尘 四 溢 早 已 成 为 过去。近几年港航公司大力推进港口场内运输结构调整和作业工艺环保技改,实现港区内矿石、砂石等散货装卸运输全封闭、扬尘零污染、污废水零排放,建成湘江干流泊位等级最高、环保标准最严的码头。

近年来,铜官港聚焦“双碳”目标,为港产园融合发展竖起港口生态屏障,在安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不断助力湖南水路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如今,铜官港的绿色家底愈加厚实,生态长廊和“会呼吸的护岸”成为新的主流形态,“天水共蓝、多方联动”的一流绿色智慧港口正成为现实。

以“强交通”建设有力支撑“强省会”发展。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湖南省交通运输结构中水运占比并不高,大力发展水运建设对运输结构调整、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碳排放、支撑碳中和将起到关键助推作用,强交通就必须补水运短板”。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着眼未来,在打造望城临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上,针对港口、产业、园区之间的矛盾,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需要合理规划港口后 方 作 业 区 ,需 要 临 港 经 济 顶 层 设计,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创新和完善铁公水多式联运,充分利用铜官工业园的区位、交通、产业和后方土地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港口功能及配套集疏散体系,更好的服务、融入、促进临港产业和区 域 经 济 发 展 ,通 过 建 设“ 绿 色 、智慧、低碳、高效”的现代化内河港口为临港经济区打下坚实基础,为湖南内河 港 口 发 展“ 拓 新 局 、抓 机 遇 、走 高路”打造经济高效、安全智慧、绿色环保的内河临港经济发展典范,用自身高质量发展实效,解答“强省会”战略开辟对外开放新渠道的水运命题。

展望未来的望城内河临港经济示范区:

港口:铜官港将建成铁公水联运综合港。拥有功能齐全的公共泊位 9个,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滚装汽车等装卸货种全覆盖,港口货物年通 过 能 力 超 过 1000 万 吨 ,开 辟 江 海联 运 国 际 集 装 箱 航 线 ,实 现 物 流 全球。补齐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水 运 发 展 短 板 ,落 实“ 一 枢 纽 、多 重点、广延伸”的全省港口总体规划,形成湘江中上游货运集散枢纽,成为内河主要港口核心港区。

交通:铜官港作为综合交通枢纽,铁公水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水路依托湘江Ⅰ级航道 5000 吨级船舶常年畅行无阻,入洞庭通江达海;公路依托省道 S324(长沙市北横线)将望城、宁乡和浏阳等多个年产值超 1000 亿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串点成片,城市主干道依托湘江大道、芙蓉路等联通长沙主城区辐射长株潭城市群,依托许广、京港澳、平益、长沙北横等高速公路联通湘西、湘北、湘南进入国家高速路网;铁路依托铜官港直达长沙货运北站延京广线融入全国铁路网,实现中欧班列通道优势。

产业:港口作业区和后方临港物流、产业园区采用集疏港物流专用通道连接,物流通畅,临港物流核心区布置现代物流、口岸、综合保税、商贸服 务 功 能 ,发 展 物 流 中 转 、配 送 、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务,变物流为“物留”,为自贸区协同联动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港区和物流区带动产业园的先导和拓展区升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化工新材、绿色建材、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港、产、园协同发展,形成相互衔接、促进融合的内河临港经济示范区,成为省会城市拥有港口的产业园区和国家级望城经开区“一江两翼”大发展格局在河东的主阵地。

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铜官港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成为“强省会”战略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铜官港将持续放大湖南“一带一部”和通江达海区位优势,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铜官港临港经济区鸟瞰效果图

(编辑:李凌)

  • 时讯要闻
  • 交通视野
  • 交警在线
  • 汽车报道
  • 铁路在线
  • 交通视频
  • 文艺副刊
图片文章
  • 新年首日,这趟怀化往返北京列车上的“小美满”

    新年首日,这趟怀化往

  •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赴娄底检查督导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赴娄

  • G5517长常北线高速益阳至常德段今日通车

    G5517长常北线高速益阳

  • 聋哑旅客乘高铁过站得“无声帮助” 对列车长两竖拇指以表“无言感激”

    聋哑旅客乘高铁过站得

  • 岳阳华容团洲决堤 益阳交通运力驰援(图文)

    岳阳华容团洲决堤 益阳

  • 突发:长沙东路产大队协同多部门快速、高效处理两起事故

    突发:长沙东路产大队

  • 平凡亦是圆满——吉首交警“疫”线检查152101台车辆 防控管制成效明显

    平凡亦是圆满——吉首

  • 常德市公安局交警直属二大队:“四大活动”推进“红色传承 绿色发展”节能宣传

    常德市公安局交警直属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