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春晖 通讯员 夏四亮 赵柳
综合货运枢纽快速建设,集疏运项目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风劲帆满,蓄势腾飞,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株洲奔涌着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建设的磅礴动力。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株洲高质量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的不懈努力。去年7月,株洲与长沙、湘潭以组合型城市携手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组合型枢纽城市群,在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等方面汇聚合力,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强劲“新引擎”。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补链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株洲作为长株潭综合货运枢纽体系重要增长极,高质量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紧紧围绕综合立体网布局建设,重点打造公铁水联运型和陆空联运型两类综合货运枢纽,打造联通国际、服务国内、辐射区域,覆盖城际、市域、城市与城乡的物流服务网络。
为实现一体化协同推进,株洲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市直单位和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协调机制成员的市级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并成立了补链强链工作专班,制定了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围绕建强物流枢纽体系,株洲将17个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库,凸显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降本增效、补链强链的效益,加速布局通道建设、物流枢纽打造、枢纽场站集疏能力提升等,初步形成了多式联运通道新格局。
5月30日,满载着商品的货运列车从株洲综合物流集散中心开出,株洲综合物流集散中心(一期)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以湘粤非铁海联运为核心,通过打造多功能物流板块,助力物流枢纽升级。株洲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属综合货运枢纽项目,依托区域现有的铁路货运专线、编组站等产业资源,建设铁路综合物流园,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商贸物流、工业品物流,打造集展示交易、仓储、配送、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元化、智能化的铁路物流基地。
位于荷塘区的株洲金山工业园产业新城铁路专用线、三一智能制造以及金属材料数字化加工贸易中心二期正如火如荼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提升钢材、建材、有色金属材料等工业园区所需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产成品的公铁水联运效率。根据项目运量预测分析,项目近期到发总量达326万吨/年,远期到发总量达615万吨,主要货物品类为型材板材、建筑用钢、金属零部件等。届时,一个以株洲三一智慧钢铁城为中心、覆盖周边500公里产业需求半径的钢铁供应链生态圈将形成。
此外,位于醴陵市的湖南醴陵湘赣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项目、醴陵南铁路货场盐田国际内陆港正全力推进项目提质改造。项目建成后,将加快提升南向对接非洲、欧美、拉美、中东、东南亚的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运营规模和数量,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往返全球的海运航线无缝衔接,把铁水联运通道服务延伸至非洲大陆腹地各国,辐射拉美、亚太、中东等地区,让陶瓷、电瓷、箱包、稻种等湖南好物从中部直达全球。
当前,株洲正大力筑强补链强链基础,将好政策给的发展“定位”变成实际“地位”。一方面,积极放大“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综合优势,依托铁路综合物流基地、株洲港、株洲北站等,建强铁、公、水多式联运陆港运输体系。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完善配套集疏运设施,实现主要货运枢纽间铁、公、水等交通干线互联互通、直连直通,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坚实的货运枢纽战略支点。
补链强链的高效联通,将进一步拓展向北对接欧洲的中欧班列运输网络,提升向南对接非洲的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运营规模,强化向东对接长三角的五定班轮,发展向西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东盟往返班列。
物流大通道提速提质,多式联运降本增效。
铁路、水路货运占比上升明显,公路货运占比首次降至至90%以下。
放眼株洲,一座内联外畅的综合货运枢纽之城正加速崛起。
去年12月,株洲直达上海水运航线正式开通,实现了湘江与长江无缝衔接。从株洲港起运,货物可以直达上海、江苏等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今年上半年,株洲港铜塘湾港区实现“爆发式”增长,吞吐量同比增长700%,超过2023年全年总额。
6月20日,株洲中车物流园,“湘粤非”陆海联运国际班列第1000趟开出。自2021年开行以来,“湘粤非”国际班列发运量快速增长,为株洲及周边城市企业提供一条通往全球市场的快速、稳定的物流大通道,成功帮助终端制造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近亿元。
在距离株洲港铜塘湾港区不远的株洲综合物流集散中心正抓紧建设,一派繁忙景象。该中心分3期建设,其中,新建的1.8公里进港铁路连接线,将连接株洲北站到株洲港铜塘湾港区“最后一公里”,实现铁路专用线进厂区、进港口、进园区,促进铁路与水路无缝衔接,推动株洲真正实现铁水联运。
该中心整体建成后,将依托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不断为株洲及周边区域提供多式联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展示交易、信息平台等多种物流服务,助力株洲打造成为湖南和中部地区南向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为株洲3+3+2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深度挖掘多式联运潜力,重塑株洲物流优势。
据统计,2023年铁路、水运占比较2022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公路运输占比由2022年的93.73%,降至2023年的90.76%。 今年上半年,多式联运发展成效开始进一步显现,随着铁路、水路运量占比的提升,公路货运占比降至89.6%,为近年来首次降低至90%以下。
“补链强链筑基础,千帆竞起向未来”。株洲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付访华表示,株洲交通部门将以更大力度,畅通大通道、带动大物流,不断织密综合交通网,助力打通物流通道“大动脉”、畅通物流“微循环”,高水平推动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力争用发展成果交出硬核答卷。
(编辑:胡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