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卓根 通讯员 陈艳军
在涟源市杨市镇,板桥村以其四通八达的道路、整洁的村容村貌以及蓬勃发展的村集体经济而闻名遐迩,成为公认的“明星村”,先后荣获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特色精品乡村、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个荣誉。这一切的蜕变,离不开一位默默奉献的村级路长——刘选平。作为村支书兼路长,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铺就了一条条富民强村之路。
时间回溯到2014年,那时的板桥村仅有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通往外界,交通闭塞严重限制了村庄的发展。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的提出,涟源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开始全面部署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板桥村也迎来了修路的契机。听到这个好消息,刘选平一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一边积极筹备村里的修路工作,然而,征地补偿、路线规划等问题接踵而至,村民意见纷纭。刘选平说“修路事关重大,这中间涉及方方面面,当时大会小会开个没停,但也正因如此,我们以‘屋场会’的形式,探索出了共建共管共享的路长制工作模式和基层治理工作先进经验。”
畅通路全村共建,“屋场会”拍板定调
“修路?好啊,但路能不能从我家门前过?”“征地补偿怎么算?”面对村民们的种种疑虑和诉求,刘选平没有退缩。他明白,修路是全村的大事,必须集思广益,达成共识。于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召开“屋场会”的方式,将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共商修路大计。
2014年3月,板桥村村支两委在老福堂召开修路的第一次“屋场会”。全体村民围坐一堂,气氛热烈而紧张。刘选平站在人群中央,手持规划图,目光坚定。他耐心地解释着修路的意义,并提出了“占地不征地,附属物不赔偿,设计不变动,权属不变动”的原则,以及“不漏一户”的承诺。他跟大家说到“修路不是哪一个人、哪一家的事,而是所有人都受益的事,只有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路才能修好,修好后才能管好、用好。”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修路原则和板桥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得到全村一致通过,那一刻,刘选平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修路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征地、资金、技术……每一个问题都考验着刘选平和板桥村的决心与智慧。但正是这些挑战,让“屋场会”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次矛盾的出现,都是一次凝聚人心的机会。2018年4月,在姚新江家的屋场上,关于修路征地的争议一度让气氛剑拔弩张。原因是姚新江原本同意了修路方案,但当要征用时,他又反悔了。原来,姚新江准备把老宅翻新重建,修路征地对他建房有影响。但这条路很关键,不仅能联通两个村民小组,也能解决两户位置偏远人家的通路问题。在讨论和争吵中,有村民提议姚新江另择地建房,姚新江屋边有一块空地,但属其他几户村民所有,经过做工作,其他几户村民都同意把空地的无偿让给姚新江,这样路也修通了,姚新江建房也得以顺利进行。这样的故事,在板桥村一次次上演,每一次都更加坚定了村民们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念。
致富路全村共管,“屋场会”建章立制
路修好了,接下来就是管理好,刘选平深知“三分建七分养”的道理,只有用制度去约束人、管理人,才能让这条来之不易的路长久地造福村民。
2018年8月,他再次利用“屋场会”平台,推动建立了板桥村路长管理制度和《爱路护路村规民约》。他亲自担任村级公路的总路长,带领全村群众共同参与到公路的管理养护中来。从此,板桥村的公路不仅畅通无阻,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畅通、安全、方便、美观”是刘选平对公路管理的要求。根据规定,组长每天要巡查通组公路,发现乱停乱放、路灯损坏、路面脏污损坏等问题,能立即处理的要及时处理,自己无法解决的向分路长反映;分路长每三天要对所负责的路段开展一次巡查,而总路长则每周要对全村公路开展一次巡查。因此,刘选平的微信运动步数常年在朋友圈排名第一,当问到他是否觉得累时,刘选平笑了笑说“每天饭后巡一段,既锻炼了身体,又开展了工作,一举两得”。
“爱路护路村规民约一开始施行的时候,大家并没有很重视,门前道路卫生不好的、损坏护栏的、电杆上贴广告的,通过屋场会上一次次的批评教育和村规民约的约束,如今大家都养成了爱路护路的习惯和自觉。”村秘书姚均说。
幸福路全村共享,“屋场会”集体表彰
为了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刘选平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公益银行积分制度。每年12月底的“屋场会”上,村里都会结算当年护路管路的公益银行积分,并对积分高的村民给予物质奖励。同时,村民还可以凭积分在板桥公益银行兑换点兑换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参与公路管理养护的积极性。
板桥村集体表彰和积分兑换能够长期坚持下来,是因为有强大的集体经济支撑。要想富,先修路。路长制实施以来,板桥村共拉通并硬化通组公路总长6.5公里,白改黑4.2公里,528户全部通车,村组道路硬化率100%,在村主干公路安装路灯158盏。随着村路的修通,不仅村民个人收入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上涨。
村里最偏远的肖永升家,主要经济来源是卖羊。过去,每当有人驱车前来买羊,肖永升就得肩扛手牵,沿着那条泥泞的土路,缓缓行走半小时,才能把羊儿带到路边。时间一长,买家等得不耐烦,渐渐少了踪影,收入也因此大打折扣。但自从那条宽敞的公路如银色绸带般延伸到肖永升家门口,一切都变了样。现在,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买家们纷至沓来,肖永升再也不用为卖羊发愁。
因路而行,因路而兴。板桥村十年农村公路的建设历程,是板桥村十年发展蝶变的缩影。有了交通优势,板桥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和集体资金,积极做好“资源—资产—资金”转化文章,先后成功引进湖南酱老倌食品公司、涟源市新辉回收公司、娄底德润纸业等5家企业落户板桥,有效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和增收,同时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2023年,板桥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10年前的4000元左右增加到如今近20000元。
如今的板桥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村民们出行更加便捷,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每到年底的“屋场会”,村民们都会聚在一起分享这一年的喜悦和收获。
这就是刘选平与板桥村的故事,一个关于梦想、坚持与奋斗的故事。在这条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屋场会”不仅是一种治理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见证了板桥村的蜕变与重生,也激励着每一个板桥人继续前行、共创辉煌。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