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李凌 新华社记者 禹志明 中国水运报记者 张小刚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大小河流干支相连,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水运资源丰富。同时,河湖沿途景观类型多样、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显著,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交通运输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逐渐形成,水路旅游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其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快速显现。湖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省情,抢抓机遇,以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为先导,谋划推进水路客运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着力统筹水路交通建设、精品航线创建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索水路旅游资源开发、水路旅游客运发展的路径,助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绘蓝图,做好水路交旅融合顶层设计
湖南拥有通航河流373条,通航里程达11968公里,共营运客运航线281条,贯穿城市和农村,兼具人文底蕴和自然景观,河道通过能力充足、可利用空间多。且湖南景点类型多样、品质较好,全省目前拥有4A级以上旅游景区196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3个,具备较好的水路旅游客运发展潜力。
湖南正加强含旅游资源的河流、库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或规划建设大量旅游客运码头来提供便捷的交通。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省规划旅游集散中心、码头、停靠点700多处。着眼交旅融合,湖南对水路旅游客运发展进行了长远谋划,绘就了成套发展蓝图。
涟源市水运事务中心主任曾焕斌向记者介绍,涟源市大江口水库水路旅游精品航线位于涟源西北部的湄江国家4A级旅游区内,是湄江景区内唯一的水路旅游航线,同时也是库区内老百姓出行的水路客运航线。航线所在地的湄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有独特的喀斯特溶洞湿地、永久性河流等,航线于2023年开始申报创建,现已累积投入资金900余万元,对原有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
全盘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依托“一江一湖四水”水运网,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构建水上特色旅游发展新格局,助力“十五五”期间及远期全省水路客运旅游可持续发展。出台《湖南省“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规划》,设定了2035年的中长期目标,提出统筹推进内河、库、湖区的旅游码头及停靠点建设,支持依托航道条件和旅游资源等要素发展水上特色旅游客运;制定《湖南省“十四五”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安排了短期重点任务,积极打造与旅游、文化、城市等融合的旅游航道。
合理布局,引导资源集聚。“酒香也怕巷子深”,湖南将省会、重点城市、高铁通达城市作为水路旅游客运发展的“主战场”,与周边旅游区、度假区等联动。牢牢抓住红色底蕴,充分发掘湖南“红色热土”“伟人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重点突出山水特色,充分展现郴州碧水丹霞、张家界特色溶洞等秀美山川之景;充分体现民族特色,深度融合湘西凤凰古镇、竹山苗寨等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形成了长沙岳麓山橘子洲、郴州东江湖、湘西“四大古镇”等资源矩阵,确保旅游资源供给充足,市场体量有所保障。
筹措资金,探索融资模式。建立“资源打包+特许经营”为主的融资模式,根据地方财力、投资规模、经营风险等因素,合理配比国有资产与社会资本。在橘子洲等旅游价值较高、品质要求较严、先入为主历史情况复杂的景区,探索了龙骧等国有资本入局,“收编”原有零散主体,实现全面规范、重新起步,不断吸引各方投资加以完善的发展模式。在芙蓉镇、边城等市场不确定性相对较高、前期开发投入较大的景区,推动县级国资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开发水上旅游资源,实现风险共担、发展共赢。
树样本,创建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
2022年,长沙橘洲旅游码头航线、资兴东江湖水路旅游客运航线、石门仙阳湖旅游航线入选交通运输部水上旅游精品航线试点名单。经过精心创建,2023年全年,橘子洲航线实现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较试点工作开展前增加约2倍;东江湖航线带动沿线52个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67%。精品航线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湖南以此为契机,充分运用前期试点建设成功经验,推动打造省级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利用精品航线带动全省水上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水上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湖南“锦绣潇湘”品牌建设。
打牢基础,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水路设施,改建旅游码头,实施航道疏浚,实现航线“硬联通”,码头、景点“串点成线”。完善配套工程,建设候船室、候船廊桥、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功能扩展设施。推出在线服务,开通线上、线下售票渠道,提供退改签服务,规范票务服务流程。增加信息资源,配备二维码电子导览图、语音导览设施等,满足游客自助游览需求。强化服务保障,探索维护游客权益新模式,优化投诉办理机制,及时高效处理问题。
彰显特色,打造旅游品牌。聚焦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打造主题鲜明的特色水路旅游产品,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橘子洲航线重点突显“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红色基因,以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像为核心景点,融入《沁园春·长沙》灯光秀等热点项目,推出红色文化主题航班、湘江水上旅游“少年行”等特色产品,创建红色水路旅游精品航线。东江湖航线突出“一湖清水”天然美景和“雾锁东江”气候景观,提升旅游设施设备容貌,开展新能源船舶创新试点,创建自然景观精品航线。仙阳湖围绕文化遗址,以水路串联燕尔洞古人类遗址、商代遗址、战国古城遗址、汉代凤凰城遗址、千年悬棺和船棺遗址等项目,创建特色文化精品航线。
推广经验,创建省级航线。研究出台《湖南省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创建工作方案》《湖南省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创建指南及验收标准》,提炼三条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经验,在省内复制、推广,力争打造多条省级旅游航线。提炼长沙城市景观游经验,将长沙依托橘子洲精品航线提升“山水洲城”品位的经验推广至常德穿紫河柳叶湖、芷江和平湖、凤凰沱江等景区,推动客运、旅游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总结旅游景区提质经验,将东江湖5A级景区依托精品航线再升级的经验推广至水府庙、酒仙湖等景区,促进旅游产品再开发、旅游品质再提升。归纳文化景区开发经验,将石门依托仙阳湖周边文化遗址打造精品航线的经验推广至梅山龙宫、桃花源等景区,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目前,省内决定打造首批10条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分别是:郴州市翠江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常德市穿紫河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张家界茅岩河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怀化市芷江和平湖水上夜游精品航线,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湘西州酉水河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怀化市千里沅江水上旅游客运精品航线,长沙市浏阳河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娄底市大江口水库水路客运旅游精品航线,永州市涔天河水路客运旅游精品航线。
芷江文旅公司和平湖景区负责人刘添媛告诉记者,和平湖精品旅游航线全程约为4公里,游览时长为40分钟,于2023年4月起试运营,至今已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营收达到1, 000万元以上。航线结合声、光、电技术,巧妙地将侗族风情与和平文化辉映相融,游客在芷江不夜天感受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和平湖水上夜游项目丰富了芷江旅游业态,带动了周边宾馆、饭店、乡村旅游景点等良好发展,为全县提供了4, 3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景区周边各村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农民近万人,有效带动了增收致富。
张家界茅岩河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祝超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茅岩河水上精品线路全长22公里,辖桑植境内和永定区范围,沿途风景如画,四季分明,吸引着中外的游客,有“百里画廊”之美誉。茅岩河水上精品线路从去年开始创建,自创建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入到景区的游客明显增多,较上年同期比人数增长是22%,收入增长23%。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入境游客增长幅度达到 100% 以上,主要是韩国、越南等地的游客,因为茅岩河沿畔是茅岩莓的主产区,沿途的老百姓茅岩莓销售的收入较去年同期比增长是35%。此外,老百姓在餐饮、住宿、接待游客方面的就业面扩大了,特别是年轻人回乡创业的现象非常明显。
湖南经发展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立介绍,穿紫河精品航线全长8公里,于2016年建设完成。从常德河街码头出发,沿途可以看到 1943年常德河街的历史风情演出 ,还有常德丝弦、常德汉剧、常德高腔、花鼓戏《刘海砍樵》等地方曲艺的演出。精品航线开通以后,极大地改善了航线周边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各居民小区和景点之间,公交线路站点、河道的码头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条件通通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带动了旅游的人气,给周边的居民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湖南郴山郴水旅游公司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廖敏介绍,精品航线处于翠江中游,横穿飞天山国家AAAA级风景区,全长约6.5公里。目前,我们有7艘游船,共计332座的运营能力。计划2025年,再新增两艘99座以下的游船,来满足游客和运营的需求。精品航线处在碧水丹霞之间,我们在整个游览过程中,能够充分地体验和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品航线的创建改善了翠江沿线的基础设施条件,带动了旅游,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地方收入, 助推了地方的乡村振兴。
强保障,助力三湘四水交旅融合发展
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在深入总结精品航线试点建设经验,推动创建省级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的同时,积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支持,强化安全保障,优化公共服务,赋能湖南交旅融合发展。
用好资金政策,推动健康发展。结合“十四五”规划,合理安排旅游区普通客运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溆水、郴江、沤江等地方旅游航道建设,强化财政资金对当地普通客运保障,减少水路整体开发资金压力,支持当地群众开展餐饮、住宿等配套经营,实现旅游客运与群众出行协同发展、共生共赢,为“航运+旅游”融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完善新能源动力船舶新改建补贴政策,引导客运船舶“以旧换新”,实现“油改电”“油改气”,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
强化安全保障,筑牢发展基石。加强装备保障,出台小型客船和旅游排筏检验规定,补齐船检规则空档,引导旅客客船合规建造、安全发展。完善制度保障,制定“一会三卡”等安全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水上安全责任制度落实要求,指导企业更好履行主体责任。增加科技支持,完善东江湖等区域甚高频通信网络,推广“客渡通”APP等信息化监管手段,为船舶安全航行、部门安全监管提供更加丰富的手段。增强应急保障,依托水运建设项目和水上交通安全支持保障工程,配齐配强一线水上执法船艇,推动巡航救助一体化,扎实水上交通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建立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积极开展标准化、规范化体系探索,完善省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标准化创建流程,明确创建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验收考核标准、申报指南等,从客运船舶及设施提档升级、客运站点服务品质提升、水路旅游服务产品创新、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五大方面提出创建任务,细化经营资质、质量安全、宣传推广、特色旅游服务等方面工作要求,更好地指导水路运输企业提升航线品质。
据省水运事务中心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水路客运量达1141.48万人,同比增长8.56%。今年国庆节期间,全省水路客运共投入运力客船7634艘次,客位280801个,发送旅客约7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75%。其中,普通客运发送旅客约23.78万人次,旅游客运发送旅客约48.19万人次。湖南水路客运总体以旅游客运为主,并形成旅游热潮。
下一步,湖南将深入落实试点创建工作,更好积累建设经验,力争到2025年,通过创建城市景观游、自然风光游、特色文化游等不同类型,功能完善、内涵丰富、便捷舒适、安全绿色的省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带动全省水上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充分发挥交旅融合的社会、经济效益。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