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覃亚林 唐采苓
有一群人,他们甘居幕后,昼夜伏案,与时间赛跑,与数据斗争,他们就是战“疫”路上的“幕后英雄”。
疫情就是警情,疫情就是命令。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望城公安刑侦大队青年民辅警闻令而动,火速投身流调溯源战,保一方周全,护一城无恙。
今天,我们走近这些幕后者,看看他们如何默默守护这座城的……
他们,睡得“真香”
凌晨2点,在流调溯源的办公点,一群刑侦男儿躺在“椅子床”上睡着了,他们环抱着双手、微微斜靠,似乎随时准备坐起来继续工作。他们,就是疫情防控一线的“流调突击队”。
3月26日上午,市局下发流调工作任务,要求“流调突击队”立即到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持就是胜利,47名刑警迅速集结、奔赴现场,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罗斌就是这支“突击队”的临时队长,这也是他第二次参加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工作。
一到现场,突击队员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数据核查、电话回访、分析研判……大量细致的任务扑面而来,罗斌理清思路,带领队员们开始攻坚克难。
“您好,我是公安局负责流调工作的刘警官,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为了摸清密接者、次密接者的详细情况,中队长刘干连续拨打了100多个电话,却经常被对方屏蔽或者被当做“诈骗分子”,他却“越挫越勇”,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桌子上靠会儿、困了就把椅子当成床。
我们是刑警,我们就要先上!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是体现刑警的担当。对于罗斌来说,又好又快地完成每一个流调任务,就是他的使命。26日下午,为了最快确定长沙确诊病例工作周围的环境,穿上防护服的罗斌和同事们一起二话不说,逆行而上,在核心区内获取了最有效、最直观的数据,对流调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罗斌的家离办公的地方很近,但是他却不愿回家,用他的话来说:“是怕影响别人。”
在刑侦大队,会看到一个特别的场景:每个民警都会随身携带一瓶酒精消毒水,从衣服到脚底,全部喷个遍。大家开玩笑地问道:“这么喷,不怕衣服坏掉?”他们总是淡然一笑:“我们经常在外面,就是怕影响了别人,还是多喷一点。”
他,“有家不敢回”
刑侦大队视频中队中队长姜禹,是分局疫情流调专班的中坚力量。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他积极参与疫情数据核查、流调溯源等工作,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每天紧盯着电脑,逐帧查看监控视频,拨打电话核实身份,姜禹从大量线索中抽丝剥茧,只为找到每一名密切接触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与病毒拼速度、抢时间,每天只睡3个小时。眼睛干涩、身体乏了,他也只是眯一会,随后又继续战斗……
算算日子,姜禹已有近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每天在外忙碌。“不是不想回家,就怕不小心把病毒带给老婆和孩子了。”姜禹显得有些无奈。
“我这里一切都好,你们多注意身体。”姜禹向视频电话里的家人挥了挥手。得知株洲醴陵老家的长辈生病住院,坚守“疫”线岗位的他,却因疫情暂时无法回去探望,让他深感内疚。“我愿付出最大的努力,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说到这里,姜禹红了眼眶。
你觉得出不去的门,是他们回不去的家。
“既然我身上穿着警服,哪里有需要,我就得上。”姜禹用最快的速度、最坚决的态度抗击疫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担负着不平凡的使命。
他,“人狠话不多”
“您好,我是流调专班工作人员,请问您现在是否已居家隔离?”刑侦大队辅警卞海清正通过电话对密接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在同事眼中,卞海清“人狠话不多”,是个低调做事、认真负责的工作狂。“虽然他平时比较安静,但他每一项任务都会尽心完成。”
卞海清也是“流调突击队”的一员,负责密接人员的前期梳理及身份信息的确认工作。连日来,他每天工作到凌晨1时,每确认一名密切接触者,他都要电话通知到位。
“我们一旦确认身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密接人员,立刻停下自己所有的社会活动和行为,听从社区、疾控部门人员的安排。”卞海清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就像健康“守门员”,流调速度快一秒,可能就会少感染一个人。
你觉得出不去的门
是他们回不去的家
别忘了
在乍暖还寒的春夜里
是他们在抽丝剥茧
在与时间赛跑
寒冬已去,春暖花开
疫情不散,警察不退
向“疫”线幕后工作者
致敬!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