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卓根 通讯员 周源 刘悦
在50米高空,一列旅客列车从沪昆线湘潭特大铁路桥上方驶过,列车轮冲击钢轨发出巨大的轰隆声,而在桥枕下方的桥隧工周文勇丝毫未受影响,熟练地为大桥进行健康体检。
周文勇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娄底工务段的一名桥隧工工长,每年春运,是他的班组最繁忙的时候。巡山体、攀高桥、下桥墩、看江面,他们需要每天为沪昆线、韶山线、益湛线的湘潭-涟源-韶山-益阳区段153座桥梁、21座隧道和1725座涵渠“把脉问诊”。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湘潭铁路特大桥进行健康体检。”周文勇一边介绍一边检查工友的安全措施。他们需要在桥梁中爬行,对明桥面、桥梁主桁架及各联结系铆钉和高强度螺栓、桥梁支座等关键部位开展检查。钢梁上盖板及联结处螺栓多达上万个,常有锈蚀、松动、脱落等问题发生,严重的将危及行车安全。
周文勇和工友搭乘桥体下方的“巡检车”开始巡检。所谓“巡检车”,其实是一个靠四个滚轴吊在桥下的铁篮子,向前挪动全靠人力摇动两侧的手把。“巡检车”滑向2号桥墩处,他和工友用检查锤不停地敲击着桥梁关键部位,并通过视觉观察和听觉辨别桥体联结处的桥墩空包、螺栓松动、裂缝等病害。
“这座桥桥已经有88年历史了,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桥隧人精心养护才能保持安全畅通。”周文勇介绍道。844米铁轨,2216根枕木,26300颗螺栓,12个桥墩台……日复一日的巡检,周文勇对这座沪昆线现存历史最长的钢架桥梁的数据如数家珍。
50多米的高空、狭小的空间、巨大的轰鸣声、认真的眼神,这位90后桥隧工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坚定。这并不是一个人的春运,桥隧工陈佳操控无人机对无法人工检查的部位拍照录像,安全员唐跃辉负责每隔5分钟就要通报一次列车行进情况,记录员李学思认真地将病害写在巡检本上……一次“体检”,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寒风和高空作业的双重考验早已轻车熟路,他们戏称自己是“水陆空”三栖“特种兵”。
“守护安全,是我们的责任。”师傅的座右铭周文勇牢记于心,这是他的第10个春运。此时气温0℃,风速5级,光晕流转,从枕木间钻出,又一趟列车通过,游子乘坐开往春天的列车驶向希望,列车轮对下的“空中之舞”仍在演绎着别样的美丽。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