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牟建平 陈雅仪
烈日晒黑了脸庞,汗水打湿了衣襟,无数的风吹日晒雨淋,造就了丹阳天桥下的交通安全“路标”——他叫董晶,当过兵,因为追寻“警察梦”,加入了辅警队伍,协助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虽然没有警号警衔,却有警察一样的责任与担当。十四年来,他与同事一道冒高温,战严寒,演绎了精彩人生。他3次荣获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突出个人、5次荣获公安嘉奖、2次被评为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十佳辅警”,并获公安部专项慰问。
(董晶在青阳阁路口执勤)
路口“定海针”车流“引航灯”
7月进入高温酷暑天气。一天,董晶站在丹阳天桥路口指挥交通,身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和手臂直往下流,裸露在外的皮肤已被晒成黝黑。这时,一位热心的市民急忙停车下来,拿出一瓶矿泉水递给他:“交警同志,辛苦了,喝点水,别中暑了啊。”这是董晶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背后是他坚守路口的无数个日日夜夜。
董晶所在的党员先锋中队主要负责常德市城区丹阳天桥路口和青阳阁路口的早晚高峰期执守。他的日常执勤可有点不一般,不仅“动手、动脚”,还善于“动脑”。以前,他通过观察发现,丹阳天桥路口红灯时,四个方向车辆均停在停止线内时,造成了路口部分区域车辆可行驶距离还有较长,还有就是部分车辆驾驶人由于分神,往往在绿灯后还停在路口滞留不走等等,都是造成路口拥堵的原因。在摸清路口情况后,董晶采用了三种因地因时的交通疏导方法,灵活运用,在每次绿灯放行时,路口车辆可多通过10余辆车,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路口车辆通行率。董晶在执勤时,仿佛化身成车流“引航灯”,一会儿走到东,一会儿走到西,城市车流也因为他的走动和口哨声而有序地律动,路口有这根“定海针”,通行情况总是井然有序。
(董晶在丹阳天桥下指挥交通)
斑马线畔“暖心盾” 车轮边的“平安符”
前几天,一位市民在常德交警微信公众号评论区留言:感谢那位佩戴“党员先锋队”红袖章的执勤交警,他在青阳阁路口经常劝导教育我不要闯红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现在我骑电动车再也不闯红灯了。原来,董晶在青阳阁路口执勤时,经常发现这位市民骑电动车闯红灯。董晶多次劝阻与教育,一天,又见到那位市民正准备闯红灯时,突然灵机一动,对着她大喊道:昨天在一个路口,有一个骑电动车闯红灯的男子被撞成了重伤,难道你怕迟到,就不怕受伤么?董晶进一步耐心沟通,出门时,哪怕只要提前3分钟,到达这路口时,就不会闯上红灯了。从那以后,这位女市民从此不再闯红灯了,而且每次还冲着董晶微微一笑。这个小小的温馨画面,让董晶顿感工作成效是巨大的。
今年6月中下旬是夏季雨水期,一天,辖区部分路段有积水现象,个别车辆熄火抛锚在水中,董晶立刻上前,不顾倾盆大雨,将车辆推离积水区,帮助车主及时脱困。去年冬天,常德突降大雪,城区路面积雪严重,多辆车在雪中轮胎打滑难以动弹,董晶从早高峰起铲除积雪、帮忙推车,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在摄氏零下3摄氏度的室外整出了一身汗……这些助人的点滴都被市民看在眼里,曾经有一位市民以《早上的感动》为题在其微信朋友圈写下了“千字小作文”,并且还有一位市民把董晶执勤流汗的场景,拍摄成视频在抖音发布,得到网友纷纷点赞,称赞董晶是市民心中的“暖心盾”和“平安符”。
(董晶驾驶摩托车巡逻)
学童“守护港” 文明“播种机”
董晶所在的党员先锋中队还负责2所小学、2所中学的早晚“护学岗”勤务。守护校园交通安全必须全力以赴,因而董晶与同事一道并肩作战。他经常巡逻在北正街小学、东升小学门前路段,提醒学生安全过马路、引导接送学生的家长有序停放车辆,及时疏导指挥交通。特别是面对东升小学门前来往车辆多、公交线路多、上班、就医人群出行集中的复杂交通状况。他总是增加巡逻频次、灵活管控指挥车辆,使这个地段的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得到了群众高度肯定。
(董晶在冰雪中指挥交通)
要守护群众的安全,路面执勤暖心服务是一面,积极引导教育群众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是另一面。在工作中,他在协助民警查处违法的同时,及时向群众传播交通安全知识。一次,董晶站在丹阳天桥路口值守早高峰,发现一名老年人骑电动车不戴头盔。老人受到处罚时,有点抵触情绪。董晶耐心教育劝导老人:处罚不是目的,是提醒,是警示,目的是为了保护您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戴头盔能够有效减轻对头部的伤害。最后,这位老人接受了处罚,还表示以后骑电动车时,一定戴头盔。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交管工作虽然辛苦,既然选择了喜欢的事业,就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董晶时常跟同事们说。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