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睿 陈宣成
“呜...呃...”“老伯,您莫急,我在这呢!”2月27日,溆浦站候车室内,一名出走脑梗老人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着方言,奋力比划着手势,民警则用刚学会还有些生涩的溆浦话耐心安抚,并为老人擦拭嘴角流下的口水。洒下的阳光映照着这一幕警民情深的画面,空气中的寒冷仿佛被驱散几分。
当日9时11分,溆浦站派出所民警李睿巡逻时,发现一位状貌有些“狼狈”的老人——身穿褪色条纹睡衣,脚下趿拉着沾满泥点的解放鞋,歪头靠在椅背上,口水从嘴角淌下,浸湿了胸前的衣襟。李睿心想,肯定是遇到困难了。
“老人家,发生什么事了?您还好吗?”民警半蹲下身子,轻声地询问老人状况。老人看见警察,喉咙里发出一阵模糊的声音,右手则颤抖着在空中划圈,似是想表达什么,但外地来的李睿连平时听同事慢慢讲溆浦方言都费劲,更别说这种“高难度”交流了。
“这不是村头的高叔吗?终于找到了!没想到在这儿!”就在现场陷入僵局之时,正巧老人同乡来车站乘车,道出了老人身份。准备前往长沙务工的周姓夫妇走上前来,向民警说明情况:老人是祖师殿镇清潭村14组村民高某,现年58岁,三天前因被八旬老父责骂,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家属们正发动全村人在四处寻他。
民警向指挥室报告后,凭借着夫妇俩提供的电话号码,迅速与村主任取得了联系。“谢天谢地!村里镇里都找遍了,到处没发现他,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家里的两位老人都急得吃不下饭。”电话里,村主任松了口气。高某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都是由八旬父母照料,三天前,因为一点琐事被老父亲责备之后,竟趁着夜色离家出走了。
此时,值班领导赵林也带着支援警力匆匆赶来,用乡音安慰老人:“阿哥,等下就可以回去了,莫急,你屋里人在来接你的路上。”李睿将一块干毛巾塞进老人衣领里,隔绝被口水浸湿的部分,以免感冒。等待期间,民警还为高某购买了食物与清水。
10时5分,只见一位穿着棕色棉服的女性急匆匆赶进候车室,径直冲到老人跟前,是高某儿媳。“爸,我来接你回家!你说你,怎么一声不吭就离家出走,爷爷在家都急得直抹泪了......”
“阿哥,下次莫这样赌气了,老叔叔母一把年纪了,大家都好担心你。”赵林也趁机给高某做工作,善意提醒他以后不要冲动行事。
老人虽不能言,感激的神色却比任何话语都要动人。阳光洒下,警民一家亲的画卷熠熠生辉,团圆的场景绘出初春最美“警”色。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