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游智宇 谭轶夫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清晨的客整所里,两位“数据女侠”正在编织一张看不见的安全网——胡利元和宋炯紧盯屏幕的姿态,宛如精密仪器的操作师。她们面前的数字洪流中,既有奔驰在祖国大地的钢铁长龙,也藏着两个清华学子成长的密码。
数据战场的“双屏女侠”
8点整,广铁集团长沙客整所一体化作业指挥中心的键盘声准时响起。胡利元操作的KMIS系统如同千辆客车的“云端档案馆”,2025年春运高峰时,上百条临客信息如流星雨般划过屏幕。她十指翻飞调整检修记录的模样,让人想起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只不过她指挥的是重达百吨的钢铁编组。
“检修记录同步完成!”系统提示音刚落,手机屏幕亮起:“妈,糖醋排骨的秘方是不是藏在你的键盘里?”这条信息瞬间将她的记忆拉回2023年高考日。那天她刚发布完18项专项修计划,捧着保温饭盒在人流中穿梭成“特快专递”,到考场时校服少年惊喜发现:糖醋汁的酸甜比竟与三模时分毫不差。
钢铁动脉的“多维架构师”
三屏同开的宋炯宛若数据洪流中的“量子观测者”——左屏列车底部的扫描星河演绎着金属的呼吸节律,中屏跃动的代码串流如同数字神经传导,右屏实时滚动的检修日志则是写给铁轨的情书。春运深夜,她校准运行图时的凝神屏息,与清晨为女儿解析几何题时的专注如出一辙:“这道轨道交汇点的最优解,就像求导后函数的极值。”
这位能把检修计划表编译成成长密码的母亲,开创了独特的“轨距思维教学法”:小学时用列车相遇问题拆解速度公式,高中时将闭塞区间原理融入概率计算。当女儿带着清华录取通知书说“妈妈的数据建模就是我的逻辑启蒙”时,那些被妥善归档的检修记录与错题本,在时光深处交织成两代人的人生算法。
双轨人生的交响诗
在客整所,她们是精准到毫秒的“数据指挥官”;归家途中,又变身为带着油烟味的“人生规划师”。胡利元手机里存着儿子从百日宴到清华园的上万张照片,每张背景都是客车的钢铁身影;宋炯女儿的书架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与《车辆检修规程》比肩而立,见证着两种人生轨迹的奇妙交汇。
此刻,两位母亲在键盘上敲出的不仅是列车调度指令,更是一曲刚柔并济的命运交响——她们用十八年光阴证明,新时代女性既能守护万里铁轨的安全误差,也能在孩子的成长坐标上镌刻爱的精度。大屏幕上跳动的,既是钢铁长龙的数字心跳,也是中国式母亲独有的浪漫诗行。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