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曾鹃
将拇指粗的光缆一层层剥开,24根直径仅8微米的光纤纤芯逐渐显现。借助专业仪器,党员邓棚、郑元军一丝不苟地将这些纤细的光纤一根根接起来。随着光缆抢修复旧的成功,24芯光缆上承载的行车业务恢复了正常。
6月23日,细雨纷飞,地面泥泞。面对焦柳线地阳坪至塘豹区间K1362+862顶涵施工点24芯光缆割接这一攻坚任务,一场以“安全生产、党员先行,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怀化电务段怀化西通信车间全面展开。此前,因暴雨导致该路段路基塌方,光缆受损衰耗严重,影响了铁路通信传输质量。
为高效完成此次光缆复旧任务,怀化西通信车间党支部迅速组建了党员突击队,依托支部“通信光缆‘六字’接续应急先锋队”党内品牌优势,进行了受损光缆点位勘查,科学制定了割接方案,申请了局干天窗计划,抽调精干力量分工协作,成立了3个作业组:现场割接2个组,分别在线路两头旁的光缆接头井进行割接;机房测试1个组。
各作业组均由党员和入党申请人担任核心骨干。第一组在顶涵点南头K1362+978同古隧道内作业,由党员、高级技师朱柳军带队,组织对光缆熔接修复;90后党员、工长邓棚担任“主刀手”,在黑暗、狭窄、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光缆接续;第二组在顶涵点北头K1362+872,由车间主任蒋慕山带队,“主刀手”是党员、技师郑元军。他们铺设好防滑垫、遮雨伞,在泥浆中铺设临时防护设施,重新固定光缆线路,冒雨进行光缆割接;第三组由入党申请人陈凡(技术员)、工长靳彦海等负责,分别在靖州、地阳坪、塘豹站通信机房内配合现场作业组进行测试及监控,利用OTDR(光时域反射仪)实时监测光纤熔接质量。
“调度命令已下达,作业时间18:30-20:30……”指令传来,现场气氛瞬间进入“战斗”状态。
18:40,灯光下,工作台面搭建完毕,作业人员掏出接续工具,拨开光缆的黑色外皮,再根据“色谱”将不同颜色的纤芯一一分开,接着用巧劲给芯“脱皮”,直至露出透明纤细的纤芯,用酒精擦拭后,又开始切割、接芯、加热包裹、熔接。作业中,他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动作麻利,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
作业现场,雨幕纷纷,地面湿滑,安全风险加大,给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塌方路段土质松软,需安排专人监护防止次生灾害;另一方面,雨幕下,割接操作难度加大,熔接机等精密仪器需加盖防雨布,光纤端面清洁要求更高,接续时间延长。
2名“主刀手”或蹲在光缆接头井旁,或弯腰驼背,埋头在接续盒上忘我地“穿针引线”,神情专注,顾不上打湿的后背和顺着脸颊滴下的汗水或是雨水……由于纤芯太细,操作需要极其耐心和认真:先将纤芯通过切割刀切割平整,再将两根纤芯小心翼翼地放入熔接机。同样的动作,他们要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
历经近一个多小时的奋战,24芯光缆全部完成接续、封盒等后续工作。经与网管中心确认,各项指标检测合格,受损光缆全部修复,通信恢复正常。
当前,湘西地区已进入防洪防汛的高峰季节,怀化西通信车间党支部党员化身保安全的“先锋战士”,全力守护通信大通道的安全畅通。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内学习教育,他们一直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应急出动,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为防汛救灾抢险筑牢坚实屏障,将党旗插在安全生产的最前沿。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