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秦滔
记得去年刚到交警大队上班不久,微信工作群中一张照片就吸引了我。照片中,一位年纪较大的民警在道路上用自己的身体护在一堆障碍物旁,然后挥动双手指挥过往的车辆通行。我问身边的同事,这是谁?同事告诉我,他叫张永忠。
张永忠是公路巡逻中队的民警,原空军某部队转业干部,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是一位憨厚敦实的汉子,52岁的他已银发尽染。关于他的“传言”,我听过一些,“一指禅”就是其中的典故之一。这个“一指禅”并不是少林功夫,而是形容老张用一个手指敲击电脑键盘的动作。我想,但凡上了年纪的人都是如此吧。有人会说,那既然都是这样,怎么还单独拿出来给老张“贴标签”呢?其实,“一指禅”背后所展现地是老张对待工作那股子认真的倔劲。
好早之前,大队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上了50岁的民警不需要在机关值睡班,但老张不服老,他主动要求参与值班。某次他同大队领导一起值班,到晚上的时候,上级临时通知老张上报工作信息,老张愣是坐在电脑前发了好久的呆。在部队时,他是带兵训练的人,平常很少用电脑;转业地方后,他一直在基层交警中队工作,跟电脑更没有什么交集,现在突然要他用电脑编报信息,他内心油然生出“使马耕田”的委屈。望着他尴尬的样子,领导并没有责怪,而是自己动手完成了信息上报。但这件事对老张的触动很大,军人不服输的个性立马显现,之后工作和生活之余,他主动向队里的年轻人请教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也会及时咨询和沟通。一段时间下来,他竟然可以使用电脑编辑简单的文档上报信息了。时至今日,同事们已不在意他敲击键盘的动作是否规范,倒是为他的倔劲所津津乐道。
老张的话不多,属于埋头做事的类型,唯一能让他话多一点的就是与交通违法当事人“闲谈”,而谈的内容也是句句不离本行。某次,老张带队到浮邱山乡巡查,路上遇到一名男子骑着三轮摩托车,货箱后面还坐着一名妇女和两个孩子,老张立刻将男子拦停了下来,男子却很不肖一顾,他认为自己开车载着老婆和孩子出来,又没有碍着别人,你交警凭什么管。面对男子的“质疑”和不以为然,老张不恼不怒、不紧不慢,一脸微笑地开启了话匣子。他先从身边的真实案例讲起,又从生命安全谈到家庭责任、从遵法守规讲到社会和谐,最后硬是让男子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处罚,并纠正了自己的违法行为。
老张烟瘾很大,这是30多年军旅生涯和警营工作养成的生活习惯,为的是“提神醒脑”更好地工作。家人和朋友都劝他少抽烟,注意身体,他嘴上是答应了,但行动上还是打了折扣,特别是工作起来,烟抽得更多。2021年12月25日晚上,一场大雪随着强冷空气袭来,到了第二天,辖区主要路段的积雪竟然有十多厘米厚,老张和队友们第一时间奔赴责任路段——土巷子,全面开启了抗雪保畅的战斗。从上午7点到晚上11点,老张一直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没有离开过半步,手脚冰凉时,他抽几根烟驱驱寒;身上被雪水、汗水浸湿时,他还是抽几根烟继续坚持,队友心疼他,要他去休息,他却总是说“我加了‘油’的,冇得问题!”
为了抵消抽烟给身体带来的不良作用,老张也有自己的办法,他每天都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既响应了政府低碳出行的倡议,又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可谓一举两得。如果上班途中遇上哪个路段拥堵,他会第一时间上前疏导;如果看到老人、抱孩子的妇女过马路,也也会第一时间上前护行;如果碰到盲人或其他弱势群体出行困难,他还是会第一时间上前帮扶。从他爱管“闲事”的作为来看,老张骑单车上下班的本意已远不止锻炼身体这么单一了。
2022年春运安保工作开始以来,老张每天的工作就是巡逻、纠违、再巡逻、再纠违。每天清晨,他就和同事们列队集中,开启一天工作的序幕。面对辖区国省干道沿线集镇车流人流密集、交通拥堵时有发生的情况,张永忠和队友也加大了对这些路段的巡逻巡查。查处违法行为、劝导规范停车、疏导指挥交通、劝离占道行为、消除安全隐患,这些工作成为了他和队友每一天的“必修课”。临近年关,张永忠会到中队辖区各个村组社区联系工作,叮嘱当地村组安排交通安全劝导员在村道路口值班值守,加大对村民的交通安全劝导,积极维护本村的交通秩序。偶尔,他也会到村级广播站、学校“客串”播音员的角色,他一开嗓子,浓重的乡音就会通过喇叭传播到村组、校园的每个角落,他播报的交通安全常识,村民们和学生都喜欢听。
都说五十而知天命,对于张永忠来说,52岁的他始终拥有一股不服老的干劲和一颗朴实无华的平常心,在基层工作近20年的他,一如昨日军营中意气风发、刚毅挺拔的铮铮卫士,守护着家乡的交通安全和老百姓的出行平安。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