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马辉
为有效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纵深开展,常德交警柳叶湖大队围绕“人防、物防、科防”,逐步探索出省道311、猴子巷、赵公桥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协同共治的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狠抓源头管理,强化部门联动。大队成立事故预防中队,指导各路面执勤中队做好源头管理工作,形成内外联动、专人负责、层层把关的工作模式。对辖区重点企业实施分类“户籍化”管理,通过每月安全检查,违法抄告,典型案例通报,开展安全警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针对重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主动与柳叶湖辖区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督导检查,约谈企业法人,下发《整改通知书》。通过部门联动,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狠抓隐患排查,建立长效机制。大队秉持“机制并存,一地一策”的宗旨,建立了“两站两员”、“一村一辅警”、农村派出所协管交通的长效机制。同时还以76个“平安网格群”为依托,将交警、交通安全劝导员纳入群内,对交管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
在45处隐患路段整改期间,省道311施划减速标线,3200平方米;施划人行横道线80平方米;安装标志牌25套;安装地面弹性轮廓标659套,安装圆形轮廓标(大)156套和波行护栏立柱加装3M钻石级反光膜312套。有效改善了道路通行条件,提升了道路安全保障能力。
狠抓路面管控,严查交通违法。大队以事故分析研判为靶向,精准开展违法打击。一是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要求,采取日常管控与集中行动相结合、流动执法与固定站点拦查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等方式,严查严纠三超一疲劳、酒驾、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常态化高压严管态势。二是根据农村交通流量流向和交通违法规律特点,组织开展农村面包车、拖拉机、低速载货车、三轮车、摩托车等重点车辆超员驾驶、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驾驶、报废车上路行驶等严重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净化辖区农村道路交通环境。三是积极协调街道、镇等部门,发动“两站两员”,加强赶集赶场、重点节点期间的路面巡查,对农村地区面广量大的乡村道路,灵活采取区域联动等多种勤务方式,及时查处客车超员载客、货车违法载人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严防群死群伤事故,着力形成严管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大队共查处醉酒驾驶49起,饮酒驾驶162起,客车超员7起,货车超载205起,形成了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狠抓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为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率、知晓率,大队依托交通安全宣传“美丽乡村行”活动,广泛开展进社区、进场站、进学校宣传活动。一是以农村地区典型交通安全事故为教材,通过免费发放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知识读本、摆放宣传展板、朋友圈、抖音齐上阵的模式,消除农村安全宣传的“盲区”,不断升温宣传氛围,有效提升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守法意识。二是找准宣传主题、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利用重要节点,用“家常话”说道理、“土味话”传法规,通过使用接地气的方式,面向农村群众讲解各类交通违法的危害性及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项,让交通安全、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截止今年4月,大队共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26次,受教育群众上万人,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显著提高。下一步,大队将继续以“减量控大”工作为抓手,全力以赴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推进事故防控工作,确保不断取得新成效。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