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希 匡向梅 钟莎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怀化机务段的指导司机陶磊鑫,他坚持15年义务献血,无偿献血总量达29500毫升,用“一腔热血”点亮了无数人的生命之光。
近日,陶磊鑫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这也是他第三次获得该国家级无偿献血奖项,并因此获得“终身荣誉奖”殊荣。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陶磊鑫记忆犹新。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陶磊鑫在街上偶然看见一辆怀化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他忍不住走到跟前,拿起了献血宣传书册,这时,他眼前浮现起汶川地震人们受伤的惨烈画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然后走上采血车,在血站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成功献血近400毫升。
“一想到可以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急需输血的病人,挽救更多的人,我就感到很激动!”回想起第一次领到献血证时的心情,陶磊鑫依然很兴奋。
一次善举成为了陶磊鑫心中的执念。在完成第一次献血后他开始详细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更注重保持良好的体魄,有一次,血站工作人员在血液化验后告诉他,他体内的血小板含量比较高,很适合“单采血小板”献血。
通过进一步了解,陶磊鑫得知血小板对于血小板功能、数量异常,大出血患者的救治,肿瘤放疗患者的支持治疗能发挥重要作用,于是他主动加入了单采血小板应急献血队伍,
白天他驾驶火车穿行在铁道线上,夜间挽起袖管,躺在了血细胞分离机旁,汩汩献血为更多人带去生的希望。
15年来,陶磊鑫累计共献全血6次、血小板机采68次,成了血站的“老朋友”。一条条无偿献血记录见证了陶磊鑫的爱心之路。
先后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的陶磊鑫,很感谢来自单位的鼓励:“各位领导都很支持我去献血,经常叮嘱我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多注意休息。”
“他工作很忙碌,经常需要上线驾驶机车。刚开始看见他手臂上的胶带,知道他又去献血了,我也有些担心,后来看着他加强锻炼,身体没有受到影响,现在我就经常给他炖汤补充营养。”妻子薛群对自己的丈夫感到自豪,她说,女儿最近知道她爸爸已经献血70次了,也非常佩服。
“一次无偿献血也许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挽回一个家庭的幸福,我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人。”陶磊鑫如是说。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