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蔡震
2023年9月6日,渝厦高铁益长段开通满一周年。一年来,渝厦高铁益长段共开出旅客列车18125列,发送旅客突破600万人次。最高峰每天开行80列,日均发送旅客6万人次。
区域发展装上“加速器”
2022年9月6日,渝厦高铁益阳至长沙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湖南省益阳市迈入高铁时代,湖南14个市州实现了高铁全覆盖。
高铁进一步压缩了益阳至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和时空距离。对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优化湖南西北部交通运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铁开通后,益阳的产业聚集效应也在逐步显现,基本建成了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沅江船舶、安化黑茶、桃江竹木、高新区先进碳基材料也入选了湖南省级产业集群。
文旅业态呈现新趋势
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生态环境好,堪称长沙的后花园。优越的气候也使得益阳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每一趟开往益阳的高铁,不乏对当地美食慕名而来的旅客。
“这里有数不胜数的小吃盛宴。从老字号小吃,到夜宵店家常菜;从山湖鲜味,到湘菜馆子,都是益阳人对美食的钻研雕刻”,旅客张明谈起益阳美食就滔滔不绝 。
曾被称为是“山乡巨变第一村”的益阳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故乡,被中国作协、湖南省作协列为文学创作基地。益阳开通高铁后,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的速率来得更快了。2023年5月22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在湖南益阳清溪剧院开幕,共有500名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6月20日,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的40多名师生来到清溪村,打卡清溪书屋,感受文学之乡的魅力。
“现在的交通条件更方便了,这里的文化氛围很浓郁,更有利于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来到这里,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文学爱好者李刚介绍说。
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古老的俗语道出颠扑不破的真理。作为国家交通运输大动脉,铁路历来是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当地数千亩的茶乡花海景区美丽很迷人,金黄色的晚霞配上盛开的花朵真是无边的美丽,这也是我们涂鸦爱好者非常向往的地方。”正在益阳南站排队出站的旅客罗兵广对这次行程准备良久。
高铁开通后,当地丰饶的物产将随着高铁线的流向,进一步扩大影响。“每年我们要去全国各地参加茶博会,也有很多客商前来实地考察茶叶基地,交通的不便困扰多年。开通高铁后,安化黑茶可以乘着高铁走向世界各地,旅客们也可以乘着高铁来领略益阳独特的文化气息。”从事黑茶生意的旅客刘建伟介绍说。
显然,高铁的片刻“驻足”,带给当地的,是时空距离的骤缩,是百姓生活的巨变,百姓在通往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甜。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