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卓根 通讯员 李伟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涟源市七星街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主动参与家乡建设,有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10月18日,涟源市七星街镇甘溪村十六组(简称上甘溪)河边工地,机器轰鸣,人头攒动,村民们正紧锣密鼓硬化桥面作业,大汗淋头,汗流夹背,却没一个人停下来休息片段,工地热火朝天,欢声笑语。
据该村70多岁的村民小组长肖整平介绍,上甘溪人居二百多口,四面环山,田少山多,近年水资源枯竭,河床常年干涸,加上人口老年化,出门靠脚爬山,运输靠肩挑已根本无法生存,劳力只能常年在外打工求生计。2023年春节,在镇、村领导的推动下,多次组织村民召开议事会,广泛发动群众筹资筹劳修路建桥。村民们勇跃捐地、捐劳、捐款,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路基已经挖通铺平待硬化,桥梁硬化就表示着通往山上的产业致福路正式打通,村民再也不用再担心玉米、花生、红薯…挑不回来了。我们这里之前先辈修了条通往山上的石拱桥,70年代支持国家建设炸了之后一直未重建,今天桥建了路通了,终于上可以慰祖宗,下可以交待子孙后代。老人非常激动的说。
路通则百业兴。七星街镇甘溪村土甘溪全体村民凝心聚力谋发展,携手奋发创未来,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以路为直径,抡画经济同心圆,自发自筹资金建桥修路上山,开辟创业大道,打通乡村经济“大动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工程仍在继续,但资金却成了最大的阻力。建桥修路预算资金100多万,村民自筹资金不足20万,路、桥正在紧锣密鼓修建中,巨大的缺口需要填补,村民代表还在努力筹备中。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经济建设中,尽管建桥修路仅为一方百姓之便,但建设交通强国需要多方一起努力。修的是路,凝聚的是人心,他们的努力和奋斗,牵动着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的关注,也将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