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艳军
今年入汛以来,持续强降雨天气给涟源交通和群众出行造成了极大影响。涟源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闻“汛”而动,提前谋划、科学应对,健全完善预警机制、会商机制、调度机制,全面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坚决打赢“汛期保卫战”,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压实工作责任,全面周密安排部署 涟源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区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及早全面周密安排部署防汛抢险工作,由主管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巡查,突出重点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对发现的问题坚决做到立行立改、整改到位,短时间内无法整改的要落实应急度汛措施。
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协调指导下,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公安交管、自然资源、农业渔政以及新闻宣传等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合力做好会商调度、预警预防、抢险救援、交通管控、信息发布及舆论引导等各项工作,确保行业安全平稳度汛,为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严格做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检查和抢通保通工作。加强汛前、汛期巡查排查整改,对存在风险的公路基础设施加强监控和防范措施,确保排泄洪通畅。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抢险方案,优化应急抢险力量布局,备齐备足应急装备物资,强化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灾情发生后,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及时组织力量抢通保通灾毁公路,畅通应急运输通道。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服务群众安全出行。 加强防守值守,排除安全隐患 涟源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在三防应急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加强巡查,多措并举,第一时间组织养护、路政抢险队伍穿梭在公路沿线,及时发现并处理受阻路段,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抢险队伍分组行动,逆“水”而行,默默坚守,有的负责在水浸路段设置警示牌和标志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有的负责清理路面上的积水、泥石、倒伏路树等障碍物,确保路面通畅;还有的负责巡查公路沿线设施和边坡落石路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截至7月1日至今中心共投入人员1007人次,车辆246台次,挖机112台,铲车120台,共排查发现隐患 179处,山体滑坡97处,路基塌方82处。按照“一处一方案”处置,采用“人力+机械”的方式对塌方落石和滑坡路段迅速进行清理,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摆放反光锥桶,提醒行人或车辆注意安全。按照“先保通后保畅”的原则,加快清理作业,确保尽快恢复正常通行。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