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蔡佳利
观音岩收费站作为长张高速的重要节点,自今年1月正式开通以来,承载着分流绕城高速、长沙西收费站车流的使命。然而,不少司乘仍惯性依赖传统路线,导致早晚高峰时段绕城高速的“长龙”依旧未见缩短,长沙西收费站的通行压力居高不下。数据显示,观音岩收费站日均通行量仅为设计流量的30%,远未达到预期分流效果。究其原因,并非其功能不足,而是“黄金区位”价值尚未被充分认知。 被低估的“黄金通道”:效率与潜力的双重碾压作为长常北线高速的“门户担当”,观音岩收费站配备6进12出共18条车道,其中ETC车道占比超70%,大幅提升了通行效率。结合长常北线高速双向六车道、120公里/小时限速的设计标准,让其通行能力远超长张高速。
但现实却是多数司乘仍被导航“牵着鼻子走”,默认涌入绕城高速。“导航默认推荐绕城高速,我就跟着走了。”市民张先生坦言。相较绕城高速和长沙西收费站,观音岩收费站距离主城区更近,且避开了多个易堵节点。以河西片区市政府至益阳方向为例,早高峰选择观音岩收费站上高速可节省近20分钟,堪称“时间刺客”。
同时通过调研发现,30%的车主因路口导视不清或沿线缺乏醒目的宣传标语或电子提示屏而错过入口,更多人甚至不知道这条“隐形快线”已开通。导航算法未能同步更新、沿线宣传力度不足,让这条“黄金通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导航“骗”出真香现场?用户习惯的破局之战
“第一次是被导航‘骗’过来的。”私家车主李女士笑道,“那天长张高速大堵车,系统突然弹窗建议改道从观音岩收费站上高速,结果比预计还早到家40分钟。”不少司乘发现这条快速通道源于“被动发现”,这种“被动发现”的背后,实则是用户习惯的顽固性与新路线价值之间的断层。
如何让更多司乘人员认识这条“隐形快速通道”?为打破“司乘不知晓、导航不优先”的困局,观音岩收费站联动多方资源,启动“立体化引流计划”。一方面联合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以实时车流数据重构算法逻辑,将“综合耗时”取代“单纯距离”作为推荐权重,让“省时路线”不再被算法“误伤”,同时当导航平台检测到绕城高速、长沙西收费站拥堵时,主动推送观音岩作为备选路径;另一方面,在关键路口增设动态电子屏与荧光指示牌,用“前方拥堵,建议观音岩绕行”的醒目提示,直击车主“决策焦虑”。 效率+温度+安全:重新定义高速服务新标杆为吸引更多司乘选择观音岩收费站,自开通以来站点以“效率革新”与“服务升温”双轮驱动,推出一系列立体化引车上路举措,构建起全天候、多维度的出行服务体系。通过动态化交通引导、精准化通行调度、暖心式便民服务与前瞻性安全保障的有机融合,重塑了司乘出行体验。
在车流调控方面,收费站组建“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常态化驻守现场,结合大数据研判车流规律,高峰时段增开收费窗口、动态切换ETC/MTC车道功能,减少车辆排队等候时间。同时收费站将服务温度贯穿于每个细节,对于司乘人员,站内增设了便民服务区,提供免费热水、应急维修工具包,全年不间断提供行车指南、应急药品等八大类便民物资等。
安全维度上,收费站构建起“人防+技防”双重屏障。一方面强化机电设备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关键设备完好率保持99.8%以上;另一方面创新安全宣教形式,通过消防手册发放、模拟逃生演练、车道安全广播,将防火防灾知识融入出行场景。
这种“效率为基、服务为核、安全托底”的运营模式,不仅优化了通行体验,更体现了“引车上路”的诚意。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