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曹智超
近日,安化县X050公路(渣滓溪锑矿进厂公路)提质改造全线主体完工,从沥青摊铺机开始轰鸣作业到路面主体施工完成仅用5天时间。这条连接县域骨干企业与外界的“关键通道”,不仅以“安化速度”体现了项目建设效率,更以政府精准服务企业需求的实践,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注脚。
标线施工后整个厂区舒适整洁有明显提升
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小工程”背后是“大服务”。X050公路是渣滓溪锑矿进厂的唯一通道,全长2.3公里,原路面宽度约5米,为水泥路面,其路况直接影响企业原材料运输效率与生产成本。2024年9月,县政府领导在调研中现场听取企业反馈:“运输车辆常因路面破损颠簸,不仅影响运输时效,还存在安全隐患。”安化县交通运输局与奎溪镇人民政府迅速组建专班,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全线提质改造升级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实际情况加宽路面至6米左右并同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防护栏等安全设施,确保企业运输“畅、安、舒、美”。
优化行车视距,提升弯道会车安全
“安化速度”背后是机制创新与责任担当。作为总投资900余万元的民生工程,X050公路提质改造项目是政府服务企业的精准举措。施工期间,县交通运输局统筹调配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设备与技术团队,奎溪镇协调沿线村民保障施工环境,通过“部门联动+专班推进”机制,用时5天即完成路面主体工程施工作业。“我们不仅要建得快,更要建得好。”县交通运输局介绍,“项目采用高标号沥青混凝土,抗压性与耐久性提升30%以上;新增的震荡标线、反光防护栏等设施可降低运输车辆事故率40%,直接减少企业因道路问题导致的停工损失。”
从“通路”到“通心”,政府服务释放发展暖意。“以前运矿车颠簸厉害,每月损耗轮胎就得十几条;现在路面平整,运输效率提升20%,每年能省下近百万成本。”渣滓溪锑矿党委书记算了一笔“经济账”。更让他感慨的是,“从反映问题到路修好,全程都是政府主动对接,我们连‘跑部门’的力气都省了。”
这条“焕新”的公路,不仅是企业运输的“快车道”,更是安化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示范路”。近年来,安化县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将交通基础设施改造作为服务企业的“先手棋”——围绕园区企业需求打通“断头路”、围绕矿区生产需求升级“进厂路”、围绕景区发展需求建设“旅游路”,以“路网升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政府主动”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营商环境的好坏,企业感受最直接。X050公路提质改造主体工程的“五日完工”,是安化县“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缩影。我们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到一条路、一盏灯、一次服务上,让企业在安化发展更舒心、更安心。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