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华源
最近,本网相继发出了:“寻找湘警-K1909带路车”,“偶遇枫桥作风在涟源”两篇报道。
报道一发出,即引发了“轰动”效应。《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网》、《中国网》等各大主流媒体、新闻网站、网络平台相继推送、滚动转发,读者群里更是好评如潮、赞声一片……
两起小事,为何会有如此大反应?
一是点燃了人性的共情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在这两篇报道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节点就是把人性最原始的基本需求与人性最本能的善念赋予,实现了完美的诉求共振,和谐善果。
在一望无垠的冰雪大世界里,一车人手机无讯号、前行无方向,既饥渴难耐、更心急如焚;此际,一辆警车驶过,急忙用手示意求助……
不曾想这开过去的警车竟然停下来了,且还从警车上急匆匆下来一位警员跑过来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不……
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再没有一个词汇比这成语来形容此情此景更贴切的了。
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具体体现就是急群众所急、解百姓忧愁吧。
二是颠覆了大众对中国官员的常规认知。
第二篇报道的“抓心”点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让老百姓深恶痛绝来的“官本位思想”、“官僚作风”,在这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善干身上荡然无存啦!
他这种底调、谦逊、亲切的举动,一下子就把大众的心拉近了!
更有说走就走的行为,让人更加真实地体会到这个官员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具体问题的!冒风顶雪深入到偏僻的山旮旯里去山上“察颜观色”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这就是老百姓喜欢的官员!人民群众太需要这样的官员啦!“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是什么,无论是最初的“枫桥经验”,还是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其核心内涵就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实现“矛盾不上交”,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综上所述,这两篇报道连产生“轰动”效应,归根结底还是整个人类对这种真善美的追求、渴望,得到了适时满足后的一种表达感激和激励方式的具体体现。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