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聂大翔 通讯员 李桂芝
5月10日,株洲市拳击协会会长刘岳青率队走进人民交通网,将鎏金牌匾“支持拳击事业贡献奖”郑重递交至负责人胡春晖手中。这场源于体育赛事的跨界合作,如今正以创新之势拓展至技能培训领域,为株洲城市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擂台逐梦 职场续航:拳击精神铸就跨界人才】
授牌仪式现场,刘岳青会长描绘的未来蓝图令人振奋:“我们计划以拳击培训为核心,延伸无人机培训等新兴领域,构建‘体育+科技’复合型人才孵化体系。”
据透露,协会将重点推进两大举措:
1. “退役不褪色”转型计划:针对退役拳击运动员,开设无人机驾驶、体育等实用课程,助力其转型为教练、裁判或体育经纪人,实现职业生涯的二次飞跃;
2. 产教融合基地:联合高职院校建设实训中心,培养既懂体育又通科技的复合型人才。
“拳击教会我们永不言弃,无人机则需要精准操控,这两种看似迥异的技能,恰是当代职场人需要的素质。”刘岳青以赛事志愿者为例,展示跨界人才优势:既能维护赛场秩序,又能操作无人机完成空中拍摄,这种“一专多能”特质正受到市场青睐。
【体媒联动:从报道赛事到赋能产业】
作为本次合作的深度参与者,人民交通网负责人胡春晖表示:“我们将对有志于体育科技创业的学员,提供品牌宣传,助力其从赛场走向市场。”
【跨界赋能:小牌匾背后的城市发展新逻辑】
当刘岳青将牌匾交到胡春晖手中时,这场授牌仪式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荣誉授予,成为观察城市创新发展的窗口:
• 人才反哺:从培养运动员到孵化技能人才,体育事业正从“烧钱”向“造血”转型;
• 城市营销:拳击赛事与无人机培训的组合,让株洲在“制造名城”标签外,新增“体育科技新城”IP。
在体媒融合的新赛道上,株洲正以“拳”力以赴的姿态,跑出产业升级加速度,书写着“小牌匾撬动大产业”的城市传奇。
(编辑:张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