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国华
毛泽东同志的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与《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被合称为“老三篇”,是中共党史上的经典之作。《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所作的主题讲演。在沉痛缅怀牺牲战友中,毛泽东从党的宗旨、死的意义、是非判断、具体做法、形成制度五个方面探讨了“为人民服务”的主要思想。作为经典文献,《为人民服务》极具实践性与超越性,为党的七大召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现如今,虽然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一经典篇章的当代价值依然熠熠生辉,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与感悟。
一、何谓“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开宗明义地道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民”是服务的对象,“完全”与“彻底”则分别揭示了服务范围的全面性以及服务程度的贯彻性。这种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之上,滋养于“夫民者,万世之本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中国传统民本文化之中。
二、因何“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服务型政党,自成立起即确立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社会价值所在。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基于最大的社会需要——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因此“为人民服务”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精神密码。作为人民民主的专政工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这一哲学命题的最好回答,也是人民警察铭刻在骨子里、融入于血脉中的初始之心、精神信仰、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最本真信仰基础和最大价值追求,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毛泽东“以人民万岁、人民至上”思想的灵魂。
三、如何“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人需要正确看待人生价值,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蕴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高度;其二,共产党人的生死价值在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牺牲。共产党人将生命价值的衡量尺度交给了人民,充分展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高度,植根于民的感情温度,为民解忧的工作力度,由民评判的衡量尺度。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虽然只活了29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共产党人要勇于接受批评意见、敢于昂扬斗争、善于团结革命队伍。第一,要正确对待批评,善于采纳意见建议;第二,“斗则得,服则失”,承认斗争、坚持斗争、不懈斗争、在斗争中前进,是对党员干部的内在要求;第三,团结是革命胜利的首要前提,为人民服务是实现团结的先决条件。
搞好团结是干好革命的重要前提,政策和策略则是党的生命。革命的团结精神、勇敢精神、创业精神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积蓄力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争取最后的胜利。作为一名党员,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在坚持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力求实现工作最大化、服务最优化。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以勤勉之心履职尽责,以忠诚之心勇毅担当,抓住人民的需要倾力而为,抓住人民的诉求久久为功,抓住人民的期盼乘势而上,将“为人民服务”这一伟大承诺、铮铮誓言,做到极致,终生践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在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更是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表明,“为人民服务”始终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信仰和忠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品格和不懈追求。
作 者 简 介
欧国华,中共党员,湖南攸县人,1998年毕业于湖南省人民警察学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攸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四级高级警长,历任派出所所长、治安大队长,曾获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