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颜平 记者 肖萍
当中秋的皎洁月色与国庆的璀璨荣光交相辉映,全国铁路迎来年度运输高峰。作为华中地区高铁网络的核心枢纽,长沙南站直面“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三流叠加的严峻考验,以“精准、暖心、严实”三维发力,将运输压力转化为服务动力,用铁路人的坚守与创新,交出了一份兼具效率、温度与安全的双节护航答卷,为新时代高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以“精准调度”破题,构建高效运输新格局
面对双节期间中长途客流集中爆发的特点,长沙南站摒弃“一刀切”的传统调度模式,将大数据思维深度融入运力调配全流程。依托客票预售数据、候补购票趋势、历史客流规律,建立动态研判模型,精准预测广州、深圳、武汉、上海等热门方向客流变化,推行“一日一图”弹性运输方案——客流高峰时段,及时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延伸夜间高铁运行线路,最大限度释放运能;平峰时段,优化列车停靠顺序、压缩旅客中转衔接时间,提升运输效率。从“满足运力”到“适配需求”的转变,不仅有效缓解了重点线路运输压力,更让“错峰出行”“便捷出行”从理念落地为现实,切实保障每一位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舒心”,为高铁运输高效化、精细化树立标杆。
以“暖心服务”立魂,传递城市人文新温度
服务是高铁的灵魂,细节是温暖的底色。长沙南站始终聚焦旅客“急难愁盼”,将人文关怀融入服务每一个环节。在“湘遇长南·雷锋服务站”,志愿者耐心为老年旅客解答购票、检票疑问;针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开通“购票-进站-候车-乘车-出站”全流程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全程陪同,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铁路青年志愿者队伍驻守进站口、检票口、电梯口等关键点位,提供咨询解答、行李搬运、方位指引等便民服务;为衔接夜间高铁客流,主动对接地铁、公交部门,协调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增开夜间公交专线,实现“高铁到站、接驳不停”;更创新推出行李搬运、宠物托运特色服务,精准解决旅客“负重出行”“携宠难”痛点。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服务升级,不仅化解了旅客出行难题,更让长沙的城市温度通过高铁站传递至四面八方,让每一趟旅途都充满暖意。
以“严实保障”筑基,筑牢安全出行新防线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更是双节护航的底线。长沙南站始终将安全理念贯穿运输全过程,构建“全链条、无死角”的安全保障体系。节前,组织专业维保团队对自动检票机、自助实名制核验设备、客运电梯、广播系统、电子显示屏等设施设备开展“过筛式”排查,建立“设备台账+问题清单+整改闭环”机制,确保所有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行;节日期间,安排维保人员24小时值守,随时应对设备突发状况,保障设施运行“零故障”。在人员协同方面,强化班组岗位联动,明确客流疏导、应急响应、危险品查堵等流程,加大安检查危力度,严格落实“逢包必检、逢液必查”制度,将安全隐患堵在站外;同时,联合地方公安、武警开展联勤联动,加密站内巡逻频次,完善突发事件快速处置预案,确保应急响应“零延迟”。严实的安全保障,为旅客出行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护墙”,让每一位旅客都能安心启程、平安抵达。
双节期间的长沙南站,繁忙而有序——清晰的指引标识、便捷的便民设施、热情的志愿者、挺拔的巡逻身影,共同勾勒出新时代高铁枢纽的动人图景。长沙南站的铁路人,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不仅让高铁站成为旅客出行的“中转站”,更成为展现中国高铁服务品质与责任担当的“窗口”。这份双节护航的答卷,既是长沙南站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高铁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为守护万千旅客的归程与远方,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