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春晖
2025年9月24日上午,以“同世界·共北斗——智联时空”为主题的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盛大开幕。本次峰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网信办、工信部、交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全球24个国家代表团、5个国际组织、32个部委、29个省市自治区代表,以及14位两院院士,412家央国企、469家民营企业参与,成为展示北斗技术全球合作与产业落地的顶级平台。
国际盛会展现北斗全球化愿景
峰会开幕式上,来自巴基斯坦、东帝汶、巴西、老挝等24国的代表团与联合国人居署等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北斗技术在全球的深化应用。作为国内北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活动,本届峰会紧跟国家战略,聚焦前沿技术,覆盖卫星导航芯片、终端设备、通信服务、智能终端、无人系统等全产业链环节,彰显“层次高、参与广、科技强”的特色。
技术盛宴:千余场景勾勒“北斗+”未来
在株洲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室外”展区汇集参展企业,首次以“国家+地方”联动形式呈现北斗应用的壮阔图景。室内展区通过总体成就展、海外应用展、未来时空展三大板块,以实物、模型、投影等多元形式,展示北斗在国土测绘、地质灾害预警、精细农业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室外展区则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无人船及火箭模型等高端装备,直观呈现“北斗+”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成果。
地方实践:株洲打造“北斗新城”标杆
作为全国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的领跑者,株洲以“智造名城”为基底,已在智慧出行、低空物流、智慧农业等领域实现北斗技术全覆盖。例如,当地投放的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定位精度达30厘米,年内将继续扩展。
思想碰撞:共探时空智能发展路径
为期两天的峰会中,1场高端主旨演讲、5场主题论坛及6场学术交流同步展开,14位院士与全球专家围绕北斗技术转化、国际合作等议题深入探讨。联合国人居署代表表示:“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名片,更通过精准时空服务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届峰会以“智联时空”为纽带,既彰显了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全球北斗生态合作提供了开放平台。正如峰会主题所言——“同世界·共北斗”,未来这一系统将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开启人类智慧生活与产业升级的新纪元。
(编辑:聂大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