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之熙
夜幕如一块厚重的墨色绸缎,笼罩着醴陵南收费站。晚上十点多,收费站的灯依旧明亮。一辆红色重型货车却“趴”在收费站外广场,引擎盖高高支起,露出复杂的机械结构,两位修车师傅和两个驾驶员正围着车头忙碌,额头与脖颈的汗珠在灯光下泛着晶亮的光。
修车师傅们手持扳手、螺丝刀等工具,正全神贯注地对车辆展开检查。他们时而眯起眼睛,一寸寸细致查看发动机部件,随后握紧扳手,稳稳发力拧动螺丝,“咔嗒咔嗒” 的声响清脆有力,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一幕,落在了收费站值班长苏祥和班员刘莹眼里。班长在收费站工作了十几年,他望了望货车,又看看师傅们疲惫的神情,对班员低声说:“看这阵仗,师傅们怕是得忙到半夜,肯定还没吃晚饭。”班员点点头,目光里满是关切:“这么晚了肯定没吃晚饭,司机17:07下高速后,一直在外广场忙活这么久,怎么扛得住,我们让厨房阿姨送两碗鸡蛋肉丝面吧。”两人一合计,立刻和站长汇报现场情况。
班长端着面碗走在最前面,班员紧紧跟着,快步走到货车旁。“师傅开这么久车,肯定还没吃饭,吃口面吧!”正在焦急等待的司机闻声抬头,满脸惊讶,随即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手上的动作顿住了:“哎呀,麻烦你们了,我们想着赶紧修好车,没顾上吃饭。”搓了搓手掌,眼神里满是感激。
班员把面递到师傅手里,面香扑面而来,师傅连忙把满是灰尘的手蹭了蹭衣角,才小心地接过去,“谢谢,谢谢,这闻着就香!”班员笑着说:“师傅,您先歇歇,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不着急。”
师傅们连声道谢,围在货车旁的空地上,借着收费站的灯光大口吃起来。班长:“师傅,你们为了跑这趟货用了多久时间啊?”司机:“我们从8月31日下午2:30出发的,没想到半路上车出问题了。”师傅吃着面,和班长聊着。班长摆摆手:“哪儿的话,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你们保障运输,我们也得保障你们顺顺利利的。”班员看着师傅们吃得满足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师傅,要是需要工具或帮忙,您尽管说。”师傅吃着面,含糊地回应:“太感谢了,你们这服务真到位,心里头热乎!”
夜色依旧深沉,醴陵南收费站作为数智云收费站,虽然人员减少了,但是服务一点也不少,湖南高速“路灯”却把这一小片区域映得格外温暖。一碗面、几句关怀,在深夜里汇成一股暖流,不仅暖了修车师傅的胃,更暖了他们的心。对苏祥和刘莹而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细微举动传递善意,也是一种幸福。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