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许彬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株洲先锋小学160班以“童心向党·薪火相传”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观红色电影、唱红色经典、童‘画’烽火岁月、水火箭强军梦”的“四个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8月9日9时,27名孩子们带着在家精心绘制的抗日爱国主题作品走进电影院,一场特殊的“影院画展”拉开了活动序幕。影院大厅内,孩子们的画作在银幕前依次排开:有描绘八路军战士冲锋的热血场景,有展现百姓用独轮车支援前线的朴实画面,更有孩子用稚嫩笔触勾勒的“和平鸽衔着橄榄枝”的希望图景。
随后,学生们在影院观影厅齐唱《歌唱祖国》。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孩子们举起小红旗,与前排家长挥舞的手臂交织成一片“红色海洋”。家长黄帆动情说道:“80年前,我们的先辈在战火中唱响希望;今天,我们在银幕前用歌声传递力量。爱国,从来都是代代相传的信仰。”
观影环节中,精选了影片《东极岛》。孩子们紧盯银幕,跟随渔民阿赑与阿荡兄弟的视角,见证1942年舟山渔民冒死营救英军战俘的壮举。当看到渔民划着木船冲破日军封锁,将384名战俘从沉船中救出时,影院内响起轻轻的抽气声。家长胡淑珺引导讨论:“如果是你,会像阿赑一样跳入海中救人吗?”一位男生攥紧拳头说:“我会!因为电影里说‘救人不能等’!”
作为“四个一”活动的创新延伸,班级还开展了“水火箭·忆往昔强军梦”等科学实验。实验中,家长唐晓艳结合历史与科技讲解:“抗战时期,我们的武器简陋,但百姓用智慧创造战术;如今,中国拥有自主研发的火箭、卫星,这是强军路上的跨越。今天的水火箭,既是科学的探索,也是对先辈‘科技强军’精神的传承。”
活动尾声,家长肖莎莎感慨万千:“从家里的画板到影院的银幕,孩子们用自己方式触摸历史,这样的教育太有温度了!”
此次活动以“绘画-歌唱-观影-实验”为脉络,构建起“感知历史、共鸣精神、实践传承”的教育闭环。从家中画作到影院银幕,从《东极岛》渔民的壮举到水火箭腾空的强军梦,孩子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刻理解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时代内涵。历史从未远去,它正以童画的光、童声的热、童心的暖,续写着新时代的篇章。
(编辑:胡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