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陈朋杰
“要不是叶瑶姑娘一路照顾,我真不知道这趟车该怎么熬过来。” 8月11日由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客运段动一队G 51组值乘的北京西开往株洲西G503次列车上,刚在北京完成开颅手术、正乘车返回郑州东旅客刘艳丽,望着窗外掠过的风景,眼里满是感激。这趟原本让她忐忑的康复之旅,因乘务员叶瑶的细致照料,变得暖意融融。
当日下午,刘艳丽在丈夫的搀扶下艰难踏上G503次列车。术后不久的她身体虚弱,每走一步都透着吃力,刚坐稳便忍不住喘起气来。正在车厢巡视的乘务员叶瑶注意到她的异样,立刻快步上前:“大姐,您这是刚出院吧?是不是不太舒服?”
得知刘艳丽刚做完开颅手术,需要尽快返回郑州东家中休养,叶瑶的语气瞬间温柔了许多。“您别担心,有啥需要尽管跟我说。”她一边轻声安慰,一边细心观察——刘艳丽的车票在2号车厢,而她丈夫的座位却在15号车厢,隔着十几个车厢,且8车与9车不相通,因为是重联车,显然无法及时照料。“大姐,我帮您协调一下,让大哥挪到2车厢来,这样方便照顾您。”
说罢,叶瑶立刻又快步走向2车厢1B席位处。她耐心向原座位的旅客说明情况,对方听闻是为了方便照顾术后病人,爽快地答应换座。不到3分钟,叶瑶便笑着说:“大姐,搞定了!大哥这就过来,行李我让同事帮忙挪。”看着叶瑶额角沁出的薄汗,刘艳丽的眼眶一下子热了。
安顿好座位,叶瑶的照料并未停止。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看看刘艳丽的状态:“大姐,车里空调温度2 6度,您觉得冷不冷?要是觉得凉,我让机械师调高点。”见刘艳丽嘴唇有些干,她转身从端来一杯温水,特意兑成适宜的温度:“慢点喝,刚术后别喝太急。”
考虑到刘艳丽行动不便,叶瑶跟车长汇报,提前联系了郑州东站预约了轮椅出站服务。“大姐,到站后您不用动,我会扶您上轮椅,郑州东站的工作人员会直接送您到出站口,大哥跟着就行。”临到站前,叶瑶又特意过来叮嘱,生怕有一丝疏漏。
列车抵达郑州东站,叶瑶早早等候在车门旁,小心搀扶着刘艳丽坐上轮椅,又和郑州东站工作人员仔细交接注意事项。“回去好好休养,祝您早日康复!”看着叶瑶挥手道别时温暖的笑容,刘艳丽忍不住红了眼眶。刘艳丽丈夫下车告别,递了一封信给叶瑶,信中说:“生病以来,她时常感到脆弱,而这次旅程中工作人员的善意,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本是萍水相逢,你们却像亲人般周到,驱散了我旅途的不安。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是你们的善意让这段旅程充满温暖。衷心感谢每一位工作人员,
据了解,G503次列车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像叶瑶这样主动为特殊旅客提供帮助的故事,每天都在车厢里上演。这些穿梭在车厢里的身影,用专业与温情,让每一段旅程都充满温度,让“流动的中国”始终暖意涌动。
(编辑: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