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从未被定义。我的舞台我做主。只有台下的“十年功”,才有台上“十分钟”的精彩。从小到大,唯有音乐这一门课是我在受学校的熏陶下,主动找爸爸妈妈说要学萨克斯的,可那时的我毕竟太年轻了,怎么知道这一路走来会付出如此多的汗水与艰辛。
那是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推荐我参加市里的一个萨克斯比赛,家里人十分重视,在得知我还有两个月就要开始比赛了,他们就让我认真准备,争取拿一个好名次。我也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乐曲,为此还请教了老师,准备在大赛上演奏《雪绒花》曲子。起初,我对这首曲子本就不屑一顾的。因为,早在考萨克斯三级的时候我就已经吹过了,并不算难。但试吹了几遍后,我发现,真想把它吹好还真有难度。老师说他能保证,只要我吹好这首曲子,就大概率可以在市里拿一个一等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还没有到手,我就开心得合不拢嘴。
人算不如天算,我本以为吹《雪绒花》会很轻松,结果却差一点在预赛里翻车了。预赛后,家里人就开始 “军事化”管理我了。甚至,甚至----为了不让我在比赛中怯场,他们竟想办法给我直接拉到了小区楼下的广场上演奏,借此来练胆。一开始我是排斥的,对于内向的我来说,这无异于在步行街裸奔。但胳膊总是拗不过大腿,没办法,我只好“被迫营业”。刚开始的几天,我没吹多久手心就开始冒汗,嘴巴下颌也开始有点儿出血了。可千万别来啊我亲爱的同学们,这要是来了,我这张小脸真的会在小区里抬不起头的,那会多影响我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啊。就这样,我开始在广场上没完没了地练了起来,脸皮也逐渐厚起来,就算是吹错了,我也能从容不迫地给它圆回来。反正人家听不懂嘛。从刚开始的晚上六点钟去八点钟回,到六点钟去九点钟回,每次我都会不知不觉地将口水填满,我的萨克斯吹奏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没想到小区广场还真是个不错的舞台。
万万没想到,有一次,我在广场上演奏,就在自以为吹得好而骄傲时,我的父亲,没错,我的父亲竟然在我吹奏时偷偷往我的乐器盒里丢了一块钱,然后就一路小跑,“灰溜溜地”跑开了,还时不时地回头笑我。这下可惨了,不明真相的路人以为我是卖唱挣学费的,接二连三的,有人就走上前来往我的乐器盒里丢钱。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周围的人都用善意的眼神看着我,还有些人直接当面夸奖我,说我勤工俭学真不容易。我的乐器盒好像跟出故障的提款机一样,一直有人往里丢钱。
我内心的尴尬无与伦比,同志们啊,你们千万别点歌,千万别点,要是点个《回家》,我可吹不了啊!我心里紧张着,感觉我的脚趾,都可以抠出一套别墅了。万幸的是,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路人丁等等都不知道有《回家》这首高难度的曲子,让我逃过了一劫。只是还没到9点钟,乐器盒就已经满了,我只得被迫回家了。与我的乐器盒盆满钵满的,是这些天来我的演奏技术也有了盆满钵满的提升。看来,小区楼下的广场,也真可以是我的舞台。
终于到了比赛的那天,因为有了在小区广场上两个月的练胆经历,我丝毫不紧张,而是娴熟而不失优雅,而是速度快又不失细节,就这样将曲子轻轻松松地吹完。站在舞台上,我也十分淡定,像一根枯枝,三十几双眼睛盯着我看,我就像在太空漫步一样轻松,最后以97.6的高分拿下了“市第一”!
舞台有很多种,有追光灯的和没有追光灯的。舞台,并不是张嘴说来就来的,而是在背后付出了不知道多少的汗水才迎来掌声。这嘘声,这掌声,在广场上响起过,在中学生萨克斯比赛的舞台上也响起过。只要扎实努力,这里,那里,都可以是我的舞台。你说呢?
(作者 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初三2316班 刘政涛
指导老师:孙寒波)
(编辑:李凌)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